法国政权更迭揭秘,第五共和国崛起,前四个共和国去向何方?

法国政权更迭揭秘,第五共和国崛起,前四个共和国去向何方?"/

我们来梳理一下法国政权更迭的历史,特别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之前的四个共和国。
法国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建立了五个共和国。以下是前四个共和国及其简要情况:
1.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French First Republic, 1792-1804)" "背景:" 源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法兰西王国)。 "特点:" 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经历了雅各宾派专政等激进阶段。 "结局:" 拿破仑·波拿巴通过雾月政变(1799年)推翻了督政府,建立了法兰西共和国(实际上已是帝制前身)。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第一共和国告终,法兰西帝国(First Empire)建立。
2.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French Second Republic, 1830-1848)" "背景:"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复辟(即路易十八统治时期的法兰西王国, Restoration)。起初是君主立宪制。 "特点:" 1830年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但很快被拿破仑三世通过12月2日政变(二月政变)推翻,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Second Empire)。 "结局:" 拿

相关内容:

法国怎么总是换招牌?你看着身边那些老邻居,上班下班几十年,经常抱怨领导,今年又得“响应大政方针”。可谁能像法国人,三天两头换国名,连“共和国”的招牌都挂到第五块了。你啊,别笑他们折腾,说不定人家就是折腾里活出点花样来了。

啰里啰嗦地说一句,其实法国这个名字,后面那个“第五”,还真是货真价实的排号。前头四道招牌,都熄过灯。有人戏言,法国的故事,就像旧楼里的电灯泡,一会儿跳闸停电,一会儿安新的,亮不长久。可你要真数数这些换灯的年头,还真能感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脾气、命运和倔强。

要说开头,还得拉回老皇帝——1589年的亨利四世,那个被称作“好国王”的家伙。那会儿巴黎街头还没有今天这么多咖啡馆,士兵们顶着铁盔,贵族们结党营私,普通百姓呢,大多闭紧嘴巴。波旁王朝的大幕开启时,谁能想到两百多年后,这一大家子,会在嘈杂中断了根儿。

到十八世纪末,法国的金库几乎比老头子的棺材还空。路易十六,生于巨变前夜,他也可能万般无奈。1789年五月,为了添点国库的油水,他在凡尔赛宫召集三级会议。这会名字好听,其实就是贵族、教士和平民“三条道上的人”凑在一起,开个预算讨论会。你别以为是大家庭聚餐——贵族和教士端着鼻子不带平民玩。气氛愈发尴尬,有人甚至传言,路易当时其实只想敷衍了事。

第三等级的代表们,一肚子气。他们被晾着,讲话没人听,提议没人理。忍无可忍,不如自立门户。咋办?他们在网球馆里一合计,干脆搞个自己的国民制宪议会。权力不下集中睡觉,偏要分出来晒晒太阳。路易十六的回应简单粗暴:关门!可你见过锅盖能盖住所有的烂饭吗?

那一年的七月,巴黎的街道变了味儿。上万市民冲向巴士底狱,那原本是专制的象征——你说是监狱,不如说是个气闷的火药桶。枪声一响,法国的天就变了。

这只是个开头。接下来的八十二年,法国像走独木桥一样,一路跌跌撞撞。除了革命还是革命。祖辈们没攒下金山银山,只留下一个余震不断的国家。五次革命,三次共和国,两回王朝,两家帝国。想想,也是一团乱麻。

“大革命成功了吗?” 其实不然。当初推翻国王,好不容易把路易十六拽下台,赶走了波旁,可手刚一松,又发现新生的共和国更像个失速的马车。吉伦特派最先坐稳了车头,却只顾自家富贵。老百姓,尤其是巴黎劳苦大众,在饥寒交迫和税负下越发不满。这一切,终于为雅各宾派铺了路。

雅各宾派一上台,恐怖统治也跟着来了。公民被一个个拖上断头台,断头台的刃子比当时的雨还要勤快。短短两年,巴黎的空气里满是铁锈和血腥。可以想象,老百姓每天睡觉都做噩梦,多少人家里蒸馒头时,听到外面鼓声,都要担心一声“砰”后会少个人。

你说统治难?的确难。热月党很快联合各路人马,把雅各宾派也撵下了台,法国像割草一样割掉一个个带头人。换了督政府,可这个新领导班子还是老毛病——派系林立、不团结、效率低下。街头巷尾的法国家庭唠着嗑:“大革命啊,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一团糟。”

可能正就是这个时候,法国人开始怀念那个能带兵打仗、雷厉风行的强人。这强人嘛,当然就是拿破仑。一个科西嘉小伙子,军功赫赫,能说会道。就在1804年,他自己给自己戴上帝冠,法国进了“皇帝时代”。不得不说,那些年真是法国历史的万丈高光:青天白日下的滑铁卢还未到来,欧洲大陆让法国的军靴踏得山响。

但轮到游戏“最终BOSS”,还是逃不过英国那个小岛。打得一地鸡毛,最后也没见好果子。1813年,莱比锡给了拿破仑致命一击。次年,他被打发到厄尔巴岛,像被流放的老渔翁。可法国人跟运气一样顽皮,拿破仑还在岛上没坐热,他又偷跑回来,重掌江山——这就是著名的“百日王朝”。几个月后滑铁卢一役,彻底宣判了他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死刑。这回,没人能再为他圆场,他被送去地球另一头的圣赫勒拿岛,算是大幕落下。

王朝旧贵族又回来了,路易十八老脸一抹,“政体”又打回原形。可变天已久,新财富和新老板们已经占了市场份额。一些像巴尔扎克小说里那个葛朗台的暴发户,已经是法国新贵族。老规矩,谁有钱谁说了算。

但皇家的老套路,终归斗不过时代。查理十世一肚子老派思想,想让老朋友重新分蛋糕,结果民声四起。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查理也只好摸屁股走人。胜出的奥尔良家路易·菲利普,笑呵呵端坐王位,却是个外门子,大写的尴尬。

七月王朝自封共和派,外表民主,其实还是旧瓶新酒。四十年岁月像水潭里的涟漪,表面风平浪静,底下积压了不少怨气。这种“混搭”治理,其实只等一个晴天霹雳。果然,1845、46年接连欠收,紧接着经济危机,巴黎闹得鸡飞狗跳。一时银根枯竭,1800多家银行倒闭。老百姓“哗”地一下涌进议会大楼,打出“不要国王,要共和国”的横幅,像极了今日网络上的热搜。奥尔良家完蛋,共和国招牌又挂了出来,四十四年后第二个共和国登场。

这第二共和国,刚开张时倒真有些新气象,大搞普选,废奴,气势蓬勃。但你要知道,满大街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工人农民,普选反倒成了大忽悠的舞台。这不,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玩了把民意,轻松成为总统。

本以为历史会重新书写,结果他三年后端了议会,军队护驾,玩起一人独大。1852年,他干脆撕掉伪装,直接扛起帝国旗帜,成了拿破仑三世。法国再度变身“法兰西第二帝国”。据说他做事很谨慎,可无论多小心,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赔了夫人又折兵。拿破仑三世落了俘虏,帝国土崩瓦解。

几天之间,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第三共和国。虽然中间还挖出了个巴黎公社,可新安的这个“灯泡”,一晃就是七十年。可别以为这回就太平了——共和国领导人谁也干不长。七十年换了一百零七届内阁,平均每任不到一年。要不是经济牛、文化火、文学家、科学家冒出来,法国人怕是要天天骂娘。

有时你会觉得,法国人总是做梦,梦里还有旧王朝。右翼、保皇派没人死心,可每次都被共和派死劲拉住——连宪法都贴条子:谁当过国王皇帝家的,统统没资格参选总统!这也算是“封神榜”了。

别说,第三共和国撑起来,那会儿法国老本事又出来了。工业、文化、殖民地玩得风生水起。这第二殖民帝国,主要是在第三共和国时代扩到最大。可树大招风,一战到了头,胜是胜了,元气大伤。法国人失去一代人,财政像被掏空,谁也瘦了筋骨。

就这样哆哆嗦嗦又半个世纪,到二战一响,大厦轰然倒塌。德军铁骑进巴黎,政府搬家南城维希。一个傀儡政权苟延残喘,还有个叫戴高乐的将军,在伦敦掰着嗓子喊反抗。

好容易熬到盟军押回巴黎,维希划个句号。问题来了——咱是复辟第三共和国吗?大多数法国人不同意,新一轮“装灯泡”。宪法改了又改,第四共和国露面。可没两年,政坛和麻绳一样乱。每隔几个月就换政府,下台的比换季感冒还频繁。

五十年代末,阿尔及利亚战争搅得国内外焦头烂额。军队里的硬派摁不住,真有人扬言“我们直接打进巴黎”。关键时刻,戴高乐再出山,但他老兄嘴上就一个条件:“让我干?先得换条新规矩,否则爱谁谁。”这话一出,国会怕真闹翻,“修宪”提上日程。1958年,第五共和国终于敲定。

这回厉害,总统权力大幅提升。总统有实权,政府也稳当多了,说白了——“不折腾,就是进步”。

写到这儿,其实没人能告诉你,下一个“灯泡”是不是还会坏。但法国历史的故事,说白了,就是在一堆混乱、群情激奋和改革尝试中,老百姓、政客还有那些哲人们,一起跌倒又站起,还不忘笑几声。

谁说人生就该顺顺当当、安安稳稳?法国人用自己的血和泪,换来了第五个国号。可谁知道,第六共和,还会不会在走廊拐角处朝我们招手?

发布于 2025-09-02 04:28
收藏
1
上一篇:白露时分,白天暖阳轻衣度秋,夜晚寒露凝霜冻老牛——揭秘今年白露的神秘时刻 下一篇:法国迎来历史“决定性时刻”?重大转折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