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丨哪些新冠病毒感染者需就医?居家隔离治疗注意事项及专家解答指南
权威解读:哪些感染者需要就医?居家隔离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哪些感染者需要就医?
1. 高风险人群: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风险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 症状加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持续胸痛或压迫感、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3. 疑似病例:如有接触史,且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 诊断不明确者:症状不典型,难以判断是否为感染者,应及时就医。
二、居家隔离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1. 单独居住:感染者应单独居住,避免与家人同住,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分离空间: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每日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 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减少与家人接触,避免共用生活用品。
4. 体温监测: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如体温持续超过37.3℃,应及时就医。
5. 咳嗽、打喷嚏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6. 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7. 生活垃圾处理:感染者产生的垃圾应单独收集,使用塑料袋密封,丢弃前再进行一次
相关内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进一步优化防控的“新十条”措施指出,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对于什么情况可以居家隔离?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就医?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做了解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目前的奥密克戎在临床上,主要是以轻型和无症状为主,也就是轻型和无症状要占到90%以上。所以对于这一类主要是在上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我们建议,没有明显基础疾病的无症状、轻型(患者), 还是居家隔离;第二类就是说有基础疾病的,有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包括年龄偏大的患者,我们一般还是建议到医院去治疗;第三类情况是基础疾病不稳定,包括有一些慢性病要规律治疗的,比方说肿瘤、白血病这些病人,需要规律治疗。还有一些比方说要生孩子了,再就是有一些急诊要手术的,这一类的阳性患者,还建议到综合医院。
感染了新冠病毒如何居家隔离治疗?
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患者如果居家隔离治疗,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要和家里其他人尽可能隔离,比如说阳性的在一个房间。治疗上其实就是对症处理,比如说发烧了就退烧,咳嗽了就止咳。但是一般的低烧不建议用退烧药,或者说咳嗽能够忍受、不影响生活、不影响睡觉、不影响吃饭,这种轻微的咳嗽,其实也不用干预不用吃药。奥密克戎感染,一般5天左右最多7天,可能症状慢慢就没了,所以不用担心。一般在临床上建议38度5以上,用退烧药。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为这个去特意囤药,跟平常一样,家里常备一点药就行了。其实轻型和无症状的大部分患者不吃药也能好。
(总台央视记者 龙晓勤 曹文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