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指南揭秘,服务业非企业财务报表注意事项全面解读

填报指南揭秘,服务业非企业财务报表注意事项全面解读"/

填报服务业非企业财务报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报表格式规范": - 确保使用的报表格式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 - 报表格式应清晰、完整,不得随意更改报表的结构和内容。
2. "数据准确性": - 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有虚假记载。 - 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进行核算。
3. "会计政策的一致性": - 会计政策应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 如有变更,应说明变更的原因,并按照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4. "期间划分": - 确保财务报表的期间划分与会计年度一致。 - 对于跨年度的业务,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进行确认和计量。
5. "会计科目使用": - 正确使用会计科目,不得随意增减会计科目。 - 对于新业务或新事项,应及时增设相应的会计科目。
6. "报表附注": - 报表附注是对报表中各项数据的详细说明,应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 附注中应包括会计政策说明、会计估计变更、或有事项等。
7. "披露要求": - 根据相关规定,对一些特殊交易或事项进行特别披露。 - 如有关联方交易,应披露关联方关系

相关内容:

非企业财务填报指南

填 报 时 间

年报:1月20日—3月10日

月报:月后20日前

(1月免报)

主要变化

为配合经济普查工作,年报非企业财务表拆分为两张,分别是:《规模以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规模以上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状况》。月报表不变。

为配合《政府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统计年报中行政事业财务表指标做了相应调整。减少指标5个,新增指标18个,分别是:年初存货、流动资产合计、存货、长期投资、土地房屋和构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原价、土地使用权、公共基础设施原价、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净资产合计、工会经费、税金及附加费用、退(离)休费、医疗费补助。

月报减少指标4个,新增指标1个。

注意事项

1. 报表计量单位为“千元”。除资产负债和人员指标外,其他指标均为“累计数”。

2.报表数据以会计账和决算表为准,年报的多数指标可从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决算总表及明细表上直接摘取。

3. 若报表上报后,有账务调整,需留存调整前的填报依据备查,以保证“数出有据”,避免法律风险。

4. 填写核实说明时,需根据错误提示逐条填写,不能简单复制粘贴。注意区分“上期”和“上年同期”的含义。“上期”指上一个报告期,“上年同期”指去年的同一时期。

例如:2018年12月的上期为2018年11月,上年同期为2017年12月。

易 错 点

1、从业人员

指在本单位工作的实际人数,注意不是编制内人数,也不是岗位编制数量。

例如:

某单位有岗位编制20个,在编人员18人,聘用编制外人员5人,则人数应为18+5=23人。

从业人员不包括:

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因劳务外包使用的人员(如保安、保洁)。

2、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报告期各月平均人数之和 / 报告期

月平均人数=每天人数之和/天数

若单位人员变动不大,也可采用简易计算方法: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例如:

某单位1月初有职工20人,月底入职4人,2月下旬又入职2人,3月人数不变。则:

1月平均人数=(20+24)/2=22

2月平均人数=(24+26)/2=25

3月平均人数=26

1-3月平均人数=(22+25+26)/3=24.3

人员数应保留整数,因此该单位一季度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4人。

发布于 2025-07-16 15:17
收藏
1
上一篇:阳康重生记,免疫系统打赢仗后,医生提醒六大注意事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