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出去玩,总把行李箱塞得像个移动杂货铺,结果景点还没到,先在地铁站被自己箱子绊个趔趄。上周和发小去郊游,人家就拎个巴掌大的小包,溜溜达达轻松自在,我吭哧吭哧拖着大箱子,累得够呛才明白——原来带少了东西,反而玩得更痛快!

去年去青海湖,和同学住的青旅,热水壶里居然飘着不明毛发,可把我恶心坏了,从此养成自带折叠水壶的习惯。记得有回在西安古城墙,前排大爷突然中暑,幸好我包里备着风油精,及时给他抹上才没耽误大家看日落。后来认识几个常年在外跑的驴友,发现他们出门前都有一套心照不宣的“规矩”。
最基础的是药,创可贴、感冒药这些,别嫌麻烦,带双份备用。女生注意带包抽纸当临时马桶垫,有次在成都青旅,差点“亲密接触”了前人的遗留毛发,吓出一身冷汗。充电器和数据线一定要双备份,你永远不知道下一趟高铁要坐多久。现在出门,我兜里必定揣一百块现金。有次在黄山山顶,手机信号断了俩小时,要不是带了零钱买碗热姜汤,差点被山风吹得直哆嗦。
千万别带整套化妆品,宾馆洗漱包足够应付。有哥们儿非要带整箱泡面,结果在大巴车上一路颠簸,好几包挤爆了,那味道弥漫整个车厢,别提多尴尬了。还有人非要戴个金镯子拍照显摆,结果在夜市人挤人时被顺走了,找了半条街也没影,最后派出所民警都劝他:“出来玩,轻松开心最重要。”

带个空矿泉水瓶,装点凉白开就行,景区瓶装水贵得吓人。去年夏天在三亚,隔壁床姐妹的防晒霜在箱子里漏了,收拾了老半天,差点误机。其实戴顶帽子,涂点普通防晒就成,反正海滩上大家都晒得黝黑发亮,谁还细看你涂没涂贵妇精华?
最近我也学着精简行李,发现好些所谓的“必需品”纯属自找麻烦。比如带两套换洗衣服绝对够,现在民宿基本都配洗衣机和烘干机。听说有个背包客在玉龙雪山被困,靠带的能量棒和保温杯热水撑下来,这倒给我提了个醒。
现在我行李箱里固定放着应急压缩毛巾、迷你烧水壶和几个密封袋,其他东西看情况再说。上个月和同事去云南,她塞了半箱特产回来,结果托运费比机票还贵。反而是轻装上阵的那个同事,天天在朋友圈晒不同古镇的美照,看得人眼馋。
东西少,转移方便;心态轻,玩得才开。有回在敦煌莫高窟门口,看一大家子推着四个超大行李箱爬台阶,老太太累得气喘吁吁,差点背过气去。旁边一个骑行来的外国小哥,背着个轻便背包,滑轮都没装,轻松就钻洞窟拍照去了。

总之,带够必需品,轻装上阵,少折腾行李,多看风景吧!
注: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