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火车轨道偏爱生锈铁而非不锈钢?揭秘背后原因

为何中国火车轨道偏爱生锈铁而非不锈钢?揭秘背后原因"/

我国的火车轨道选择使用普通生锈的铁,而不是不锈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成本考虑:不锈钢的价格远高于普通生锈的铁。在建设大量铁路线时,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使用普通铁轨可以大幅降低建设成本,从而提高铁路项目的经济效益。
2. 耐腐蚀性:虽然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较好,但在实际使用中,铁轨的腐蚀问题并不突出。铁轨通常处于室外环境中,受到风吹雨淋,但通过涂油或其他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缓铁轨的腐蚀速度。
3. 轨道使用寿命:铁轨的使用寿命与其材料性能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经过长期实践,普通铁轨已经证明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普通铁轨完全能够满足铁路运输的需求。
4. 火车速度和载重:我国铁路网覆盖范围广,不同地区的铁路线设计标准各异。普通铁轨在满足一般列车速度和载重要求的前提下,已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使用不锈钢铁轨在提高安全性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
5. 环境因素:不锈钢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考虑到我国环境保护的要求,使用普通铁轨在环保方面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我国火车轨道选择使用普通生锈的铁,主要是基于成本、耐腐蚀性、使用寿命、火车速度和载重以及环保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相关内容:

很多人一看到火车轨道,第一感觉就是这铁家伙怎么生了这么多锈,看着好像很多年没人管了。其实这事儿跟想的正好相反。

想让轨道不生锈,用不锈钢不就行了?这东西又亮又干净。账不是这么算的。现在一吨不锈钢要卖到一万三四千块钱,而造轨道的特殊钢材,一吨只要三千五到四千块钱,价格差了快三倍。

我国铁路建设的规模非常大,规划的叫“八纵八横”高铁网。这么多铁路铺下来,对钢材的需求量很快就要超过2300万吨。

光是钱的问题还不够,不锈钢本身产量也跟不上。就拿2024年的数据看,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是3944万吨。这个数字看着不小,但要满足全国各行各业的需求,再分给铁路,根本就不够用。

看着好看,但不中用


就算不考虑钱和产量,不锈钢本身也不适合用来做轨道。它的延展性虽然好,但硬度和耐磨性却不行。

火车有多重,跑起来冲击力有多大,轮子和轨道天天在那儿摩擦,不锈钢根本扛不住这种折腾。用不了多久就会出问题。

还有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不锈钢表面太光滑、太亮了。大白天在太阳底下一照,那反光能直接晃到火车司机的眼睛,这可是非常危险的。

那铁轨用的是什么钢?


咱们平时叫它铁轨,但它的真实材料不是普通钢铁,而是一种加了“锰”的特殊钢材,叫高锰钢。

这种钢材里的锰含量很高,超过了13%

它的核心优点就是韧性极好,比普通钢材要强上1。8倍。正是因为这种超强的韧性,它才能承受住火车日复一日的重压和震动冲击。

那层看着碍眼的铁锈,难道就不怕把铁轨腐蚀坏了吗?

这层锈不但没坏处,反而是个“保护层”。它是在高锰钢表面和氧气反应后形成的一层非常致密的氧化膜,厚度只有0。1-0。3毫米

这层薄薄的膜可以有效地阻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继续往里腐蚀,把里面的钢材好好保护起来。

这种腐蚀的速度非常慢,在正常大气环境下,一年大概只能锈蚀进去0。1-0。2毫米

我们国家常用的50型轨道,钢轨厚度一般是15。5毫米。算下来,要想把这么厚的钢轨完全锈穿,至少也要一百年以上。而一条铁路钢轨的使用年限,通常也就是20年左右。

铁路部门每年都会对在用的轨道进行养护,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钢轨打磨。这就像是给轨道做“理疗”,把表面的小毛病和损伤磨掉。

我国在钢轨打磨这个领域,技术水平是很高的。目前国内打磨作业验收的偏差能控制在±0。2至±0。3毫米,这个标准覆盖了各种客运、货运、重载和高铁线路。

相比之下,欧洲的标准偏差是0。6-1。7毫米,要求宽松不少,而且主要还只是集中在重载铁路上。

因为生锈而报废的钢轨其实非常少。全国每年更换下来的废旧钢轨有140万吨左右,其中因为锈蚀问题报废的还不到百分之一。

发布于 2025-07-16 03:15
收藏
1
上一篇:中国火车遭遇黑客攻击,印度网民酸溜溜热议,真相浮出水面 下一篇:腊月寒潮中的青春印记,她难忘的拉煤火车回京探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