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提前步入枯水期,落星墩古迹重现全貌见证历史变迁

鄱阳湖提前步入枯水期,落星墩古迹重现全貌见证历史变迁"/

是的,你提到的这个情况是真实发生的,并且引起了关注。
根据新闻报道,2023年初,鄱阳湖由于持续干旱,水位急剧下降,提前进入了枯水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许多平时淹没在水下的景观和文物都显露了出来。
其中,"落星墩"作为鄱阳湖上的一座标志性地标和重要的历史古迹,在水位降至极低时,"首次完整地露出了“全貌”",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墩上的建筑基础和周围的湖床。
这一景象不仅让当地居民和游客有机会一睹这座沉水多年的古迹真容,也吸引了大量媒体和网友的关注。落星墩传说与“女娲补天”有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完整显露被视为一个难得的“天赐”时刻,也反映了当前极端气候对湖泊环境的影响。
所以,你的描述是准确的: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标志性古迹落星墩因此露出了全貌。

相关内容:

央视网消息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连日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提前进入枯水期,临岸干涸的湖底长出了绿草,航拍显示湖区标志性古迹落星墩已完全露出全貌。

截至9月8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降至10.82米,湖区水流量为每秒747立方米,较警戒水位低8.68米。正常情况下,每年4月至9月为鄱阳湖的丰水期,10月至次年3月则进入枯水期。今年以来,鄱阳湖水位大幅低于常年同期,8月8日退至10.13米枯水线以下,正式进入枯水期,较常年平均提前87天,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三早。

据了解,鄱阳湖是一座季节性、吞吐型湖泊,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水文节律变化。目前,鄱阳湖沿湖地区进一步强化山塘水库的储水和科学管水工作,把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作为重点,积极开展蓄水、保水、节水等工作。(总台记者 石坤 王婧 汪星宇)

来源: 央视网

发布于 2025-10-06 16:13
收藏
1
上一篇:鄱阳湖惊现提前枯水期!标志性古迹落星墩首次全貌展露 下一篇:鄱阳湖提前入枯水期,落星墩古迹全貌首次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