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明清
不曾走进山里,你永远感受不到山里的美!
离开县城,沿东南方向,一路蜿蜒30公里,来到张里村。驱车驶入平整的盘山公路,就进入了这片群山之中。
经过几道反向弯,来到了半山腰,转首回望,一片秋日雨后的景象,山脚下村庄、远山,一片氤氲之息,像极了水墨山水画。近处的山和远处的山,静静的躺在雾气之中,跟着雾气的浓重的变化,由清晰变模糊,远山于是就成了背景。雾气中一座的小山,格外引人注目,它就像一个盆景,独立于其它山体,它,就是附近有名的“城市盆景”--丹山,它在这缠绕的薄霭中,成就了“云雾丹山”的美景。
继续前行,在这沟沟壑壑里,到处是美景。前面的山连着山,绿树林立,鸟语花香。偶尔可见的石墙红瓦,那是山里人家。这些石墙上的块石,材质是山里特有的花岗岩,质地坚硬,都是老匠人们人工采石,然后再用钢钎一锤一锤凿出来的,方方正正。这一座座房子、围墙,就是用它堆砌而成。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早年,突显山里匠人们的智慧和坚韧。
路边、山谷里,到处是山里人开垦出的农田,种的是山楂、绵梨等果树。山里人的生活,就是依靠这些果子。这个季节里,到处是挂满枝头的山楂果,那一颗颗,一串串,红彤彤的,像极了害羞少女的脸,农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山里红”。除了山里红,山上还种有这边特有的一种叫绵梨的水果,它是一种梨,区别于别的水梨,它的果实不大,果肉粗糙,并不适合直接食用,但是它可以熬梨水,能有效润肺止咳。每到冬天,在县城里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喝一口梨茶,那冒着梨香的微甜,真是沁人心脾。
抬望眼,几处炊烟升起,山里人的一天又开始忙碌了。现在果品厂开到了山里,山里人采收完各种果品,直接卖到加工厂,腰包渐渐的鼓了起来,生活也富裕起来,喜悦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欢笑。山下的村落里,有的人家还盖起了漂亮的别墅,转角构栏,白墙青瓦,铜门高檐,好不气派!山里人靠山吃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诠释。
山下的一座座村庄,都是沿山谷而建,村挨着村,房挨着房,柏油路穿村而过。村外路的两侧种满了柳树、槐树、海棠树,农田里生长着玉米、花生,还有成片的果树。村里还有一条小河,顺着山谷,弯弯曲曲,顺势而下,每当雨后,河里流水淙淙,山间空气格外的清新,让人心生惬意,流连忘返。
山里真美!它们虽不是名山俊岭,但它的果子美,鲜花美,房子美,路美,水美,人心更美!30年前,我们这一代人,盼望着有一天能从小山村走出去,去大城市,住楼房,开小车,去过灯红酒绿的生活。30多年里,在闹市的喧嚣里,却只是多了份阅历,多了份压抑。而今,处身在幽静的大山里,想起了小时候的煤油灯,想起了小时候的柴火灶,想起了小时候上学时泥泞的路,想起了小时候的上学时的破书包!处身在这幽静的大山里,想着要是在这里住下去有多好啊!卸去一身的疲惫,用心好好感受一下山里的甘甜与平静。
山里的美是在这曲曲折折,兜兜转转的山路上感受到的,人生中的美岂不也是如此吗?
声明:本文及图片属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非经同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云雾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