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偶然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讨论——“为什么美国不灭掉加拿大、吞并墨西哥统一北美洲”,仔细琢磨后才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就建立在对国际关系和三国现实的误解上。
首先,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是国际社会的基石。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是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拥有完整的政治体系、军事力量和国民认同,“灭掉”或“吞并”本质上是侵略行为,完全违背《联合国宪章》中“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核心原则,会遭到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美国自身也无法承受这种违反国际法的政治、外交和舆论代价。
其次,三国的利益绑定远大于“吞并”的所谓“收益”。美国与加拿大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现升级为“美墨加协定”)的核心伙伴,加拿大为美国提供大量能源、矿产和农产品,两国在军事(北约框架)、情报(五眼联盟)等领域深度合作,这种互利关系比“吞并”更稳定;而墨西哥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劳动力来源国,美国企业在墨西哥有大量投资,“吞并”会引发墨西哥国内剧烈动荡,反而破坏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和边境稳定。
最后,历史和民意也不支持这种假设。美国历史上曾试图入侵加拿大(1812年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两国此后逐渐形成和平共处的传统;墨西哥则在19世纪因美墨战争失去大片领土,对美国的“扩张”存在历史警惕,国内民众的主权意识极强,“吞并”必然引发长期的反抗,对美国而言只会是“得不偿失的包袱”。
说到底,当今世界早已不是靠武力扩张就能“统一”的时代,互利共赢的合作才是国家间关系的主流。这个假设也让我明白,看待国际问题时,不能脱离现实逻辑和基本准则,否则只会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