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云南人为何被誉为“家乡宝”

揭秘云南人为何被誉为“家乡宝”"/

将云南人戏称为“家乡宝”是一种带有喜爱、亲切甚至一点点自嘲意味的昵称,并不是一个官方或严肃的称谓。这种说法的流行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强烈的家乡情结和自豪感:" 云南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云南人对自己的家乡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为家乡的美丽和特色感到骄傲。这种自豪感常常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自称“家乡宝”,显得既亲切又可爱。
2. "独特的个性和性格:" 云南地处边陲,多民族聚居,形成了当地人独特的性格。他们通常被认为性格开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适应能力强、比较乐观。这些特质有时会被归纳和调侃为“宝气”,即一种淳朴、直率、有点憨厚但又充满活力的“宝贝”般的特质。
3. "幽默和自嘲的文化:" 云南人(以及很多中国地方的人)常常喜欢用幽默、自嘲的方式来化解尴尬,或者表达对家乡和同胞的喜爱。自称“家乡宝”就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玩笑,既表达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带有一种“我们就是这样的”的坦然态度。
4. "对外来者的印象:" 外地人来到云南,会被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所吸引,也会被当地人的热情好客所打动。在相互交流中,可能会

相关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云南省通过开展“生态为民”行动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改革

等系列举措

守护好绿水青山

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

大理州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洱海水质。(记者 邹鹏 摄)

开展“生态为民”行动

2024年5月至6月,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云南开展督察,要求云南对受理案件进行长效整改。

做法

省生态环境厅专门成立云南“生态为民”行动工作专班,以“小切口”入手,从发生在群众身边,为群众所急、所盼的问题中,选取100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复杂性的案件进行重点攻坚,案件涵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等多个类型,均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群众感受较为强烈,且覆盖了全省16个州(市)。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红塔分局工作人员对取样水质进行检测。(玉溪市委组织部供图)

案例

玉溪市红塔区中卫社区一巷道内垃圾桶散发恶臭的投诉件被纳入“生态为民”行动后,垃圾桶被迅速清洗后迁移至专用仓库,当地制定了垃圾收集和清运的长效机制。

红河州开远市某小区门口存在广告牌光污染问题,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后,该小区一位居民高兴地说:“广告牌拆除后,我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大理州巍山县“堵心路”变“舒心路”,让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

大理州巍山县“堵心路”变“舒心路”。(通讯员 陆向荣 摄)

成效

截至2024年10月底,100个案件全部办结后,我省生态环境部门还在投诉点位设置了公示牌,若群众对办理成效不满意,可以继续投诉。据统计,100个案件的群众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在开展“生态为民”行动中,我省16个州(市)拓展处理149起投诉件,使得最终的办件总数达到249件。

今年,我省开展了新一轮的“生态为民”专项行动。3月7日,我省下发了2025年云南省“生态为民”行动实施方案,在选取100个案件的基础上,方案明确要求各州(市)自行选取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延伸开展“生态为民”行动。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中,我省聚焦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做法

2024年,全省共排查重点企业3181家,问题整改率达到93.7%。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完成率87.6%;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零”的突破,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产能占比达到24%。

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因素。针对柴油货车的排放问题,我省开展了“新车查验—定期尾气检测—遥感监测(黑烟车抓拍)—柴油货车车载诊断远程监控—检测维修—监督检查”全过程管控。

在碧水保卫战中,我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化“湖泊革命”,一体推进治污水、治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态;完成金沙江、南盘江等19条国家重点水体排污口溯源,继续提升城镇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能力,同时重点推进重度污染水体脱劣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昆明滇池草海湿地风景宜人。(记者 邹鹏 摄)

成效

目前,全省已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2.8万余辆。如今,驾车经过我省部分城市的重点道路,遥感监测电子屏上会显示过往车辆的实时尾气排放是否达标。

2024年,我省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1%,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7%,在省会城市和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

大理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记者 郝亚鑫 摄)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在对存量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整治的同时,我省未雨绸缪对有可能产生增量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研判和规避。

做法

早在2019年,我省就开始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改革工作。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覆盖了100%的国土面积。

截至2024年年底,我省共划定了1178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8178条,构建了覆盖全域的管控体系,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

优先保护单元

387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8.53%,包括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

重点管控单元

662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14%,主要包括开发区及工业集中区、城镇生活污染、土壤污染等;

一般管控单元

129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33%,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

根据划定的1178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我省还制定了差异化、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新的政策工具,不仅从源头上为优化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绿色标尺,也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办事效率产生明显作用。

亚洲象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动。(记者 邹鹏 摄)

成效

如今,我省根据划定好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建立了云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不论是相关部门还是企业,都可以在项目启动前通过平台自主查询拟建项目是否合乎生态环境要求,在提升相关部门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自云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公众端今年开放查询以来,已生成研判报告1.8万余份,为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获取生态环境准入要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来源:云岭先锋

编辑:陈琳玲

值周:杨丹妮 张辉

主编:李胜

发布于 2025-08-25 11:43
收藏
1
上一篇:新式“家乡宝”,在家就挺好!半月谈聚焦云南昭通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立秋养生攻略,上海啃秋解燥,贴膘补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