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一代人的记忆,后来出现了红色、白色,蓝色火车,如今缺几乎看不见了,它们去了那里?
先说说早期的绿皮火车,很多70、80后人总是把绿皮火车和慢结合起来,那时候去北上广务工摇摇晃晃就是几天几夜。那时候的火车里面有风扇,车窗可以开启,厕所是直排式,冬天还要烧煤。

早期的25B型火车,没有空调,窗户能打开,厕所采用直拍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车身上凸起的几根横杠

烧煤供暖的锅炉
这是最早的一代火车,主要车为28B型(车型划分由转向架,悬挂系统决定)。车上的用电来源为本车车下链接车轮的J5发电机,和48v碱性蓄电池。供电为48v。为照明,风扇提供电力。冬天供暖是由车端锅炉烧水,通过管道水供暖循环系统。这种火车设计时速只有60,其实加上早期铁路的设计缺陷,沿途桥梁,隧道人容易受到地震,泥石流天气的诸多因素,出于安全考量,火车的实际速度更慢。如今这种车很难看到了,都是在偏远的地区运行,或者每年春运,暑运才我机会见到,票价也是最便宜的,要是赶时间,或者天气炎热,耐不住性子不推荐乘坐。

改装后的25B型火车,车顶有空调机组
后来出现了早期红色的25G型和白色为主的25K型车体。

红色25G型火车

25k型火车 采用380v交流供电,25k型转向架
这两种车型供电电压为交流380V。电力来源为车端或车尾的发电车。通过柴油机运转,电力贯通全列火车,380v电给单车空调供电,有了空调就比早期绿皮车舒适得多。这种车适应性很强,可以去很多没有接触网的地域。经济发达的地域现在这种车也不多见了。

红色25G型火车,600v直流供电,加装了真空集便器
红皮车的升级版本。车型依旧是25G。不同是供电系统。没有了发电车,由车端动力机车通过2500v接触受电,通过变压成600v直流电给全列火车供电,单车通过逆变器逆变成380v交流电给车上空调供电。通过充电机变压成110V直流电,给蓄电池,车上照明,控制线路供电。相比早期的车型这类车自动化更高,舒适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厕所也由原来的直排式改进成为真空集便器。

25T最高档的普通车型,塞拉门,真空集便器,自动检测系统,采用25T空气弹簧,舒适型更好。
25G的升级一代为25T型,是普通车普通的车型。设计时速160这类火车以白色蓝色为主,供电系统为直流600V,除了25G的配置,还加装了很多自动检测系统,塞拉门,使列车的自动化更高,更安全可靠。25T转向架采用了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列车的平稳性更好,舒适性得到了很高的提升。
2015年左右所有的25G,25K ,25T,全部统一改为绿色,所以现在的绿皮车与早期的绿皮车来比较进步了许多,早期的绿皮车基本上已被淘汰,如果还想体验绿皮车偏远山区,也许还能找到。

红色与绿色过度

改色后的25k发电车

改色后的25T型车,从悬挂系统看,更为复杂。
随着高铁,动车迅猛发展,普通列车也因时代的进步,后改进了很多,不再只是承担运输旅客的作用,旅游,防洪抢险,医疗巡诊都有它的身影。越来越漂亮,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很多用途是动车不可取带的。

为旅游改装的豪华的熊猫专列内部

熊猫专列内部
最后欢迎大家来到四川乘坐熊猫专列游巴蜀山水。
(写文章不易,给个关注吧,谢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