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这10道菜为啥毛利高?老板后厨那些事儿全公开
最近跟朋友吃饭时发现,饭店总有人点酸菜鱼、麻婆豆腐这些菜。以前总觉得老板卖贵了,可后来才知道门道。原来这些菜成本超低,做法简单,还特别容易上量。今天就说说背后的事儿,全是实话。
饭店里卖的拍黄瓜成本不到三块,端上来收十五。就是拿黄瓜切丝,淋点调料醋汁。酸辣土豆丝也是差不多,土豆切丝焯水,加点干辣椒醋,成本才三四块,卖十八。这些菜都是几分钟能出锅,后厨不费劲。

麻婆豆腐更狠,豆腐烧肉末酱料,成本五块,卖二十五。西红柿炒鸡蛋成本四块,卖二十。清炒时蔬青菜三块,卖十二。老板们把这些当利润主力,因为做起来快,卖得多赚得多。
油炸花生米成本三块,卖十二。油能反复用,花生提前炸好放着。酸菜鱼看着高档,实际上巴沙鱼片冷冻的,酸菜包一袋两块,加粉丝六块钱的成本,卖六十八。用大盆装显得分量足,倒热油的声音让客人感觉新鲜。

皮蛋豆腐八块成本,卖二十。拔丝香蕉五块成本,卖二十五。紫菜蛋花汤三块成本,卖十二。这些菜看着普通,但加了小心思。比如皮蛋豆腐最后滴香油,拔丝香蕉裹糖浆,都是为了显得贵。
饭店菜单排版也有讲究。便宜的清炒时蔬摆在前面当诱饵,后面酸菜鱼这种贵的放中间。拔丝香蕉这种甜品毛利高,放在最后诱导买单。客人图个热闹,常会搭配着点。

后厨省成本的方式更多。土豆丝用机器切,效率高还统一。预制菜包直接加热,比如酸菜鱼的酸菜包工厂做好,厨师只需要按比例调配。西红柿炒鸡蛋剩的蛋液,下一锅接着用。
还有定价暗招。同一道菜在周末晚上比中午贵。客流多时不推费时间的菜,优先出那些三五分钟就能上的菜。比如麻婆豆腐这种,后厨备好材料,端盘子的催一声马上能出。

现在有些店用中央厨房配送半成品。拍黄瓜黄瓜都是冷链送来的,洗好切好,后厨直接拌调料。这样不用自己处理食材,速度快,损耗少。
最近发现新变化,年轻人开始查菜单成本。网上有博主教怎么点低毛利菜,比如大排档的炒 squid 之类的。但大部分时候大家还是随便点,老板也就一直这么卖。

现在外卖平台评分也影响利润。如果客人给差评,老板宁可少赚点也要安抚。所以那些难做的菜,客人挑刺多的,渐渐就从菜单上消失了。
总之这些菜能赚钱全靠周转快、成本低。客人觉得便宜实惠,老板乐得卖得多。现在明白为啥服务员总推荐这些了吧,道理就这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