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小饭馆的十道菜怎么选怎么做才能省钱又好吃
我开过家小饭店,琢磨来琢磨去定了十道菜当招牌。挑菜标准就三个字:省钱、好吃、能长久。鸡腿肉便宜又管饱,豆腐莲藕耐储存,这些食材选对了,后面做起来才不费劲。

选菜先算账,鸡腿比鸡胸肉便宜两块多,炖骨头汤加点冰水能让汤更浓。蒜苗炒肉丝要是先切后炒会出水,后来发现颠倒顺序反倒更好吃。豆腐提前做成半成品冻在冰柜,客人点单现煎,省时间还不会坏。

藕丝炸太干容易老,炸太软又挂不住糊。摸索出个法子,中午剩的藕丝下午二次复炸,调个偏甜辣的味汁,晚市照样能卖。鸡骨头熬完汤别急着扔,敲碎煮成骨髓粥,加青菜就是新菜。

厨房灶台排位置有讲究,左边灶同时炖汤煎豆腐,右边灶炒菜焯藕,油锅里的藤椒鸡腿飘香味时刚好能同时出三道菜。高压锅炖骨头比砂锅省半小时,但得等锅自然泄压不然肉太柴。

每天头天晚上把蒜苗叶子单独留出来,焯水后拌芝麻酱当小菜,肉丝边角料腌了腌做凉拌菜。鸡腿皮冻起来做油酥饼,连洗碗水都接住浇花。

现在菜单上十道菜循环着做,食材利用率算下来能到八九成。有回客人问藕皮都扔了多浪费,我让他第二天尝尝新上的藕粉圆子才知道原来皮也能吃。

调料罐旁边放了个记事本,谁提议“醋少放点”,谁说“豆腐再咸点”,慢慢改了十几次才定型。邻居家主妇来取经,教她用骨头汤焯菜不用放味精,省下的钱够买葱姜。

后来发现早上五点去菜场买菜比超市便宜,现杀鱼比冰鲜的贵但客流量高峰时能多卖两份。冬天用棉被裹着发酵面团,夏天在冰箱里冷藏面团,发面时间总能卡准点。

前阵子有人问我这菜那菜的秘方,其实没秘方,就是把便宜食材处理到位。豆腐要选老豆腐才塌得成型,藕丝炸前吸干水分才脆。每次有客人吃完说“再来一次”,我就知道这个菜没白折腾。

现在这样操作下来,成本降了不少,味道也稳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