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米其林官方
米其林浩悦五代:6米安全线背后的匠心守护很多车主换轮胎后,有种“换胎如换车”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轮胎性能到使用后期就大幅度衰减。车主一换新胎,就会感觉车辆制动、操控性能大幅度提升。但这种“新胎爽感”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随着轮胎磨损,性能又会逐渐下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轮胎从它被装到车辆上落地行驶后,轮胎胎面花纹就开始不断磨损,随着轮胎花纹深度不断磨损变浅,轮胎的操控性能和排水性能会不断下降。遇到雨天时,如果轮胎胎面花纹和沟槽来不及排出路面积水,就会导致轮胎与地面之间形成水膜,使车辆失去抓地力甚至失控翻车,这也被称为“水滑现象”。而米其林浩悦五代,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中汽研数据显示,在湿滑路面从80公里/小时减速到20公里/小时时,浩悦五代磨耗胎(模拟行驶5万公里后)相比竞品磨耗胎,刹车距离平均缩短6米,这一数据在暴雨天气中相当于减少一个半车身长度的刹车距离。
图片来源:米其林乘用车轮胎
这意味着,当其他轮胎开始“打滑摆烂”时,浩悦五代依然能保持优秀的安全性能,为车主的行车安全保驾护航。这6米,是米其林耗时7年研发的成果,而浩悦五代的核心技术,可以概括为“三把利器”:胶料配方:Evertread 3.0和Active+100%自有独研橡胶传统轮胎磨损后,其表面花纹会逐渐变浅、橡胶材质也会因摩擦而失去弹性,这些变化会导致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物理咬合能力减弱,最终造成抓地力显著下降。而米其林独创的Evertread 3.0高分子功能团,通过动态柔性结构设计,让轮胎胎面像八爪鱼的触角一样紧紧吸附在路面,确保轮胎在高速行驶或紧急制动时仍能保持稳定的接地面积,减少车主雨天行驶时的打滑风险。更关键的是,Active+100%自有独研橡胶,使轮胎表层更不易被路面“咬掉”,助力轮胎性能更持久,让轮胎从新到旧都能保持稳定的湿地制动性能。
图片来源:米其林官方
花纹设计:Evergrip U型沟槽浩悦五代沿袭米其林Evergrip经典U型沟槽设计,相比其他的标准沟槽排水空间更大。独特设计让浩悦五代的排水空间对比上一代提升22%,更大程度保持轮胎的排水能力。
图片来源:米其林官方
尤其是到轮胎的使用后期,这个技术能让轮胎沟槽横截面积始终存在,给轮胎磨损后留出了足够的胎面排水空间。这项技术也是南方车主在当下梅雨季节非常需要的,可以大幅度降低雨天行驶时路面积水导致轮胎打滑失控的风险,确保行车安全。而这项技术听起来简单,但却极考验轮胎生产能力和制造工艺,如果技术不过关,轮胎在脱模环节即可能出现报废情况。胎体结构:Maxtouch衡压科技轮胎的磨损不均也是导致性能衰减的原因之一。米其林通过不断的钻研与测试,研发出Maxtouch衡压科技,将轮胎压力均匀分摊,减少不规则磨损,提升轮胎的寿命,让安全性能更持久可靠。中汽研测试显示,浩悦五代的磨耗里程比测试竞品平均多跑约2万公里。
图片来源:米其林官方
但米其林的安全,远不止于技术参数。很多车主朋友反馈,更换浩悦五代后,暴雨天急刹稳如老司机,静音效果堪比图书馆,而这种安全感与舒适感,是比数据更可感的安心体验。从浩悦五代的技术革新,可以窥见米其林对安全的一贯追求。无论是胶料配方的创新,还是花纹设计的优化,亦或是胎体结构的升级,米其林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轮胎全生命周期使用安全”的理念。以“安全”为笔,米其林书写品牌百年传奇米其林的安全基因始于1891年的可拆卸自行车轮胎,将拆卸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5分钟。四年后,米其林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并配备米其林充气轮胎的汽车“闪电”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汽车比赛——巴黎-波尔多-巴黎汽车赛,以实战验证了充气轮胎比实心轮胎更安全、舒适与耐用,彻底改变了轮胎技术。之后,安全探索贯穿米其林20世纪的发展:1899年为世界首辆破百公里时速的电动汽车“永不满足号”提供高速安全轮胎;1908年赞助飞行比赛,莱特兄弟驾驶配备米其林轮胎的飞机创安全飞行纪录;1946年,米其林发明的子午线成为轮胎安全史上的里程碑,其帘布线子午线排列设计让轮胎更安全、耐用,成为全球汽车轮胎的标准结构,沿用至今。2025年,浩悦五代重磅发布,米其林用“从新到旧,安全始终”的承诺,再次刷新了轮胎安全标准。从可拆卸轮胎到充气轮胎,从支撑高速汽车、飞机到发明子午线轮胎直至浩悦五代,米其林用百年时间筑起“安全文化”护城河。安全,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136年坚守“安全至上”,浩悦五代正是这一长期积累的体现,其“从新到旧,安全始终”理念强调全生命周期性能稳定。对于有换胎需求的用户,尤其在618期间,安全性仍是核心考量。而浩悦五代优化的湿地表现、耐久性及长久抓地力控制,提供更稳妥的解决方案。轮胎关乎驾乘体验,更关乎每一次刹车的信任,选择值得信赖的安全轮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