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银行绿色金融助力,共绘高质量发展生态蓝图
泰安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以下是泰安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的一些举措和成效:
1. "政策支持":泰安银行根据国家及地方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和业务指南,明确了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2. "产品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满足企业和个人在绿色项目上的融资需求。
3. "重点领域支持":聚焦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为这些领域提供金融支持。
4. "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绿色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管理,确保绿色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5. "绿色投资":积极参与绿色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产业,推动绿色项目落地。
6.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绿色金融理念,提高公众对绿色金融的认识和参与度。
以下是泰安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
1. "绿色信贷规模扩大":截至2021年底,泰安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2. "绿色债券发行":成功发行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项目。
3. "绿色金融业务占比提升":绿色金融业务在
相关内容:
通讯员 王国梁 李大鲁
泰安银行抢抓国家“双碳”战略和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重大机遇,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截至2025年5月底,泰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81.47亿元。
精准滴灌,打造绿色转型“强引擎”
泰安银行紧扣国家“双碳”战略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机遇,以绿色信贷为杠杆,撬动重点领域生态升级,聚焦节能环保、环境治理等关键产业,优先支持中小型环保设备与技术企业,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融资。该行信贷政策将企业环保合规作为“硬门槛”,引导资金精准流向生态修复领域,为东平某石料企业提供4000万元绿色贷款,通过排险覆绿、废料再生,实现矿区“疮疤”变“绿洲”;向大汶河综合开发企业投放1亿元,专项用于城市母亲河生态治理与景观提升,激活滨水经济,筑牢泰城“依山傍水”生态基底。
筑基固本,锻造专业服务“硬实力”
泰安银行构建了以行领导为核心的绿色金融工作体系,通过系统性举措提升服务能力。深植绿色信贷文化,强化全行生态责任意识;完善组织管理、审批流程与制度体系,为规范运行提供机制保障。在提升专业能力方面,精准对接产业绿色升级需求,通过强化资金支持和建立绿色信贷考核奖惩机制,引导资源倾斜。严格执行专项统计制度,利用数据赋能实现自评与质效提升。泰安银行将“绿色信贷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纳入社会责任考核核心指标,显著优化了信贷结构,推动绿色金融规模占比持续攀升,为可持续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创新破局,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面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多样化需求,泰安银行以产品创新打通关键环节。通过鼓励专利权质押,盘活企业无形资产,为山东腾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办理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支持其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营收翻番并带动就业300余人。针对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推出财政贴息的科技成果贷,有效降低绿色技术转化成本。深度对接绿色制造企业需求,为泰安市骏鸣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量身定制1000万元技改贷款,支持其年产4万方的PC构件生产线升级,该技术较传统工艺显著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树立了建筑行业绿色深加工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