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风,有些薄凉。看窗外霜染枝头,老街巷里的人情却更温暖了几分。
许是时节的缘故,这岁末天寒,连人心都湿润起来。
总有人爱说,冬天一来,姑娘们就格外想“找个伴儿”,渴望那种围炉夜话的温意。
我年纪大了,也不知道是冷到了脚底,还是冷到了心头——只是觉得,人哪,不论男女,到了某个年纪,对温暖的期盼,实在是一年浓于一年。

谁不曾年少?过往也曾有手拉手走过雪地的时光,新蒲公英一样的心,一下子被风吹散。
如今两鬓微霜,反倒能体会那句老话:人到晚年,情感不过就是靠一杯热茶、两句闲话,怀念一个旧人。
冬天其实最能照见人心。寒气来袭,以前的热闹与狂热一扫而空,剩下的是冷静、敏感,还有对陪伴的珍惜。
你看村头的大爷大妈,也爱聚在一起烤火,一边嘀咕老伴的唠叨,一边又舍不得离开那点烟火气。
《诗经》有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年轻时常笑谈,这句不过是情人的誓词,待到年华老去才懂得,有个人与自己相守,哪怕只是寒夜里递来一杯热水,就已经胜却无数 ** 雪月。

身体会慢慢变老,怕冷,其实是生命告诉我们,要更用心取暖。
好的生活也是如此,不必等谁为你披上棉衣,心里若有光、手里有活,熬过寒冬不是难事。
女人渴望爱,男人何尝不是?那些打趣调侃,不过是彼此懂得的温存,都想在暮色四合时分,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可倚。
张岱先生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多少走南闯北、一身风尘后,才明白:归处只有情分。
老伴,不是路上的驿站,而是柴米油盐的长情,是一道道老菜里的回忆,也是在冬夜里,把冻僵手塞进掌心的亲昵。
人这一生,总得学会躲风、避雨。三十而立,六十知命。
与其羡慕年轻人四季如春,不如珍惜当下有人的问候,有人的陪伴。今年的冬天再冷,也冷不过相识一场的温柔。

别把孤独看得太重,别把寂寞说得太苦。就如那位王阿姨刷着手机,调侃着女儿,也在自家温热的屋里守着一份安稳。
哪有那么多该不该、想不想,谁都是在这漫漫寒夜中,偷偷念望着一点灯火,盼着有人同路。
多年以后,或许你我再次翻起这些老故事,还会笑着自嘲那时候的软弱,多情。但别笑,更别怕,温暖本就是所有年岁里,最宝贵的底色。

尽量让每天都有点话聊、有盏灯亮、有顿热饭,哪怕曲终人未散。
这冬天,终究还要靠我们彼此点亮。带着一点期许,带着一点憧憬,让生活明亮成诗,温厚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