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简瞭望(10),等一等,发现未来新视角

智简瞭望(10),等一等,发现未来新视角"/

“智简瞭望(10) 等一等” 这句话似乎是一篇文章或系列的标题和引言的一部分。从字面上看,“智简瞭望”可能指的是以智慧简洁的方式观察和洞察事物,“等一等”则可能是在提醒读者在阅读或思考之前稍作停顿,以便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内容。
如果这是文章的标题,那么文章可能会探讨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以智慧简洁的方式观察和洞察事物,以及为何在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之前,停下来思考和等待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缺乏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我无法提供更具体的解读。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篇文章或系列的信息,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深入的解析。

相关内容:

等一等

济南市章丘区曹范学区中心小学 丁美芸

生蒜极敏锐。即使根须已经脱离了土壤,它对于气候的变化依然敏锐。春节后,我从老家带回了二十颗生蒜头,搁置在橱子一角。身为不嗜辣的我,居然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等到再次想起,发现蒜头早已冒出了指甲长的青苗。为了防止蒜体抽空,我立刻把它们塞进了冰箱。过了一夜,想起了老家养蒜苗的情景:每逢初春,母亲总会将一个陈旧的木桶装上少许水,然后在桶里整齐排上约十颗蒜头。两三天时间,蒜头就会慢慢抽出青苗,不消两周,鲜嫩的蒜苗便可以作为下酒菜了。我灵机一动,立刻寻了两个空碗,依照母亲的样子:将碗里盛好水,每只碗内放两个生蒜头。之后,我就静等蒜苗青葱了。

哪成想,过了整整三日,我的蒜头一点儿向生的迹象都没有。先生下班后,取笑我:“水都臭了。在冰箱冻过一夜的东西,怎么可能复活。”我愣了片刻,想想也对。叹气的刹那,我瞥见了蒜头底部在浅水处已然生出的淡淡白须。忽然,我莫名地激动起来,边给蒜头换水边对先生说:“等一等,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先生无可救药般摇摇头,哂笑着离开。直到第六日,时时前去观察的我终于看到长满根须的生蒜在头部泛黄的旧青处泛出了鲜嫩的绿意!望着这向生力极强的新绿,我的眼前浮现出了小辉的黝黑面庞。

小辉是我所带的学生里极不聪明的一个。其他科目的老师几乎将她列入了“无期徒刑”的名单。我最初对她抱有极大的期望,每堂课上都会有意的多提问她。讲到难点时,也会特别留意她的眼神。可一节课、两节课、一周......我发现,她回应我的依然是呆滞的眼神。即使直面我的批评,她那双大而无神的眼睛也是波澜无惊。终于,面对她试卷上一次次触目惊心的分数,我产生了放弃她的念头。

但她实在是太可爱了。每次在走廊相遇,她都会甜甜叫一声:“老师”,再红着脸匆匆跑开。哪怕前一节课刚刚遭受到我“狂风暴雨”般的批评,相遇的刹那,她仍然雷打不动地向我问好。那一天,望着她匆匆跑开的瘦弱身影,我忽然鄙视自己居然产生了“放弃”她的念头。这么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不再给她一个机会呢?等一等,帮一帮,或许奇迹会出现。从那天起,就开始实施我的帮扶计划。

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多年从教经验告诉我: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果不其然,我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她的特殊家境:父亲有轻微神经敏感症状,只能从事简单劳力工作;母亲早已离家出走多年;一直与她相依为命的奶奶见了老师总会说:“我家丫头笨得很”。我似乎看到了她空洞眼神后隐藏的秘密:极度缺乏安全感,被人为地贴上“智商低下”的标签。

应对策略。首先,课上积极寻找她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激发其自信心。其次,给她喂“小灶”,势在必行。再次,帮助她在家里重塑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是相当重要的。于是,每次上英语课,我总会挑一两个特别简单的问题,让她。等她完毕后,及时表扬。譬如:带领全班同学鼓掌,甚至是一个拥抱。上英语课时,她的眼睛里渐渐加入了淡淡的笑意与神采。有一次,她终于主动举手了。我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自己这一步走对了。因为“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赏识的渴望”。在我的赏识与鼓励中,她逐渐找回了丢失的自我认同感。

开“小灶”。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把她留在办公室里,让她处理完当天的作业再走。作业量不大,不用半小时,她就能做完。在处理作业的同时,我会查漏补缺,为她夯实基础。当然,她留在办公室写作业的状态也是一天一个样子:最开始,她会在门外低低喊一声“报告”,却不敢推门进入,需要等我帮她开门。进办公室后,也不敢抬头看我和两位同事,只是低着头,悄无声息地走到我的办公桌旁,轻轻拿出文具,静悄悄地开始写作业。她乖巧的样子实在让人心疼。我轻声对她说:“你喊完报告之后,可以自己开门进来。进来之后要跟老师打招呼。”她低头听着,轻轻点头,再点头。第二天,她自己推门进来,站定,向我的同事鞠躬:“老师好。”两位老师已经知晓她的特殊情况,便积极回应:“孩子,你真有礼貌!”我看到她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激动与兴奋。一天天过去,她已经能够抬头挺胸地跟我们说:“老师,再见”。这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啊!

每天下午,她奶奶会来我办公室接她回家。淳朴的老人在感激我的同时,言语中却总是流露出她的不满:“这孩子,太笨,随她爸。”我立刻纠正:“阿姨,您可不能这么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接受知识的时间节点。是花,总会开的。您得学会等待,多鼓励孩子。就像给花儿浇水、施肥一样。”阿姨似懂非懂,但从我笃定的眼神中接收到了“我的孙女很聪明”的信号。或许,她会想:老师都不嫌弃孩子,我哪能嫌弃自己的娃儿呢?总而言之,孩子奶奶嘴里的“这孩子很笨”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你要好好学,认真听老师的话”。

一学期结束,期末检测,她以八十分的成绩给我交了一份答卷。这个成绩对别的同学来说,不是很理想,对她而言,却是极大的上升式跨越。由不及格到八十分,孩子进步的不仅是成绩,更多的是人格的渐趋完整。

看到她逐渐明朗的面庞,我一次次叮嘱自己:等一等,再等一等。马里欧特曾说过:“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唤醒这些人们从未梦想过的力量,巧妙运用,便能彻底改变一生。”而这唤醒,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与等待。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美的花儿,花期不同而已。总有一天,会是姹紫嫣红。

只要,等一等。

壹点号智简课堂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发布于 2025-10-04 23:13
收藏
1
上一篇:吕久胜笔下英雄赞歌,一篇见真章、动真情的缅怀一等功臣刘绪清赏析 下一篇:一等功臣!荣耀背后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