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从街巷到月球的地名“百科全书”一网打尽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从街巷到月球的地名“百科全书”一网打尽"/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China National Geographical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确实可以被视为一个涵盖范围极其广泛的“百科全书”,其收录的地名范围从国内最基层的街巷名称,一直到月球表面的命名,是一个全面的地理信息资源库。
以下是对这个概念的一些关键点的阐述:
1. "全面性 (Comprehensiveness):" "国内覆盖:" 它包含了全国范围内所有级别的地名信息,包括省、市、县、乡、村,以及更细致的街道、巷弄、胡同、广场、建筑物名称等。这为地图编制、地理编码、地址解析、行政管理、社会研究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自然地理:" 除了人文地名,它也收录了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如山脉、河流、湖泊、山峰、峡谷等。
2. "权威性 (Authority):" 该信息库通常由政府相关部门(如自然资源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组织建立和维护,因此其收录的地名具有权威性,反映了官方的命名规范和标准。
3. "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它致力于对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统一的名称录、标准化读音、地理坐标、行政归属等信息,为各种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数据基础。
4. "独特性 - 延伸至太空 (Uniqueness - Extending to Space):" 将地名信息库的范围

相关内容:

地名不是简单的地理符号,而是国家主权的注脚、文化记忆的芯片、社会治理的密码。

一条胡同的更名,可能牵动千户人家的身份证、房产证、学籍卡,一座南极考察站的起名,则关乎国际规则下的国家话语权。

现在分享一个能查询中国地名、外国地名、海底地名、极地地名以及月球地名的网站给你。

网站介绍

2014—2018年,中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采集地名1320余万条,形成2.4万幅地名图、68万块标志。

如何让这些海量信息“活”起来?

2019年“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https://dmfw.mca.gov.cn)上线。

中国地名信息库

把散落于档案柜、地方志、测绘底图的地名,第一次装进一座可持续更新的“数字银行”。2025年,库内记录已突破1400万条,日更新峰值达1.2万条,成为全球体量最大的官方地名信息系统之一。

中国地名

中国地名是信息库的核心主体,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厚重记忆。

平台以行政区划为脉络,全面收录了从省级行政区到村委会的各级地名,涵盖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枢纽、文化遗址等自然与人文地理实体。

中国地名

这些地名不仅是空间定位的标识,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曲阜” 因孔子故里彰显儒家文化根脉,“敦煌” 因丝路重镇见证中外文明交融,“井冈山” 因革命圣地承载红色记忆。

乡镇地名分布

平台通过 “地名故事” 挖掘地名背后的正史传说,借助 “地名论稿” 展现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让每一个中国地名都成为传承中华文脉的鲜活载体。

同时,“工作动态” 栏目中如 “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 等公告,更彰显了中国地名管理在维护国家主权中的重要作用。

下载行政边界线

同时,该平台还支持下载按省和直辖市进行划分的示意界线。

外国地名

长期以来,“悉尼”还是“雪梨”、“旧金山”还是“圣弗朗西斯科”让人莫衷一是。

信息库2022版一次性植入原中国地名委员会审定的8.74万条外国地名标准译名,涵盖联合国193个会员国。

每条记录给出原文、中文标准名、地理坐标、所属国别,供新闻媒体、地图出版、教材编写一键比对。

国外地名

国家地名信息库收录的是经原中国地名委员会、民政部审定的标准译名。

收录地名时,凡以罗马字母为通用文字的各国地名(含通名部分),均采用该国官方法定的拼写法。

凡非罗马字母文字的各国地名,采用该国官方法定的转写法,没有官方法定转写法的,采用国际通用的罗马字母转写法。

同一地名如有两个译写名称,则将其作为正副条处理,副条用圆括号表示。

有争议地区的地名或两国边界上共有的地名,双方称谓不一致时,分别以另一方名称作副条,用圆括号括注,列为两条。此外,各国重要地名的英语惯用拼写作为副条以方括号表示。

海底地名

国际海底区域面积占地球表面49%,却长期存在“无名”或“他国命名”现象。

2011年起,中国大洋协会向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SCUFN)提交命名提案,截至2025年已获准89个中文海底地名,全部收入信息库。

海底地名

根据所属海域分类有阿蒙森海、大西洋、东太平洋、东印度洋、太平洋、西太平洋、西印度洋、印度洋、中北太平洋。

极地地名

南极没有永久居民,却有“地名主权”,中国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后,开始系统命名。

极地地名

信息库已收录362条南极地名,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等考察站,以及“八仙山”“玉女峰”等由冰川学家依据山形起名的岛峰。

月球地名

月球地名作为信息库的前沿领域,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成就与文化自信。平台收录了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审定的月球地名。

月球地名

根据地形类别有海角、月湾、月海、坑链、平原、山脉、峭壁、月湖、山脊等。

写在最后

从南沙的“曾母暗沙”到南极的“八仙山”,从月球的“天河基地”到数字孪生里的“深南大道”,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用1400万条记录把疆域、历史、文化、科技、主权熔铸成一幅可检索、可更新、可共享的“动态山河图”。

它不仅是民政系统的基础数据库,更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微观支点;不仅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国防动员、应急抢险,也滋养着普通人的乡愁与好奇心。

如需获取更多GIS资源和地球地理相关问题,请关注“水经注GIS”公众号,或在后台回复“人工客服”进群咨询。

你还可以立即点击“分享”按钮,将本文分享给你喜欢地理知识的朋友。

发布于 2025-10-05 01:43
收藏
1
上一篇:地名读音探秘,名从主人,读音演变之旅 下一篇:全国地名信息大更新!238.4万条数据变动,你家地名更新了吗?速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