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国球进公园”活动,家门口感受乒乓魅力

运城“国球进公园”活动,家门口感受乒乓魅力"/

运城 | “国球进公园” 就在“家门口”
近年来,运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民健身的号召,将乒乓球运动推广到社区公园,让“国球”的魅力走进千家万户。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全民健身的参与度。
运城市各公园内,乒乓球台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运动设施之一。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能看到市民们挥洒汗水的身影。这些乒乓球台不仅方便了市民就近参与运动,也成为了社区交流的新平台。
“国球进公园”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乒乓球爱好者,也带动了其他运动的普及。许多市民在享受乒乓球运动的同时,也尝试了其他运动项目,如羽毛球、健身操等。这不仅提高了市民的身体健康,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运城市政府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全民健身设施的投入,确保更多市民能够享受到便捷、优质的体育健身服务。同时,也将继续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让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国球”的魅力在运城大地上绽放光彩。

相关内容:

□记者 祁克宁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不论是在中心城区的体育公园、禹都公园、航天公园,还是在南风广场、天逸公园和圣惠公园,当你来到公园广场的乒乓球场,远远就能听到“乒乒乓乓”的声音,走进球场,更是热闹非凡,球拍挥舞,银球飞旋,喝彩声不断,整个球场活力四射。身处其中,你便能切身感受到“国球进公园”给“好运之城”带来的活力和魅力。

精准布局

拓展市民运动空间

  8月6日上午8时许,在体育公园乒乓球场,十几名乒乓球爱好者在挥拍竞技。市民李云林就是其中之一。“室外打球敞亮、空气好!现在家门口的公园都有了比较好的球台,大家都乐意到公园来打球。”李云林高兴地说。

  家门口的公园就能享受便捷高质量的乒乓球运动,得益于近两年中心城区“国球进公园”活动的推广普及。

  体育公园作为“运动”主题公园,建设之初也有乒乓球场地。但因使用年限及其他因素影响,使得公园的乒乓球场无法更好地满足市民运动的需求。同时,城市内其他公园广场周边居民也一直呼吁完善丰富体育娱乐设施,满足多样化健身活动需求。

  民有呼,我有为。在市城市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在中心城区公园广场开展“国球进公园”活动。经过科学谋划、合理选址,该中心先后在6个城市公园广场内新增26张乒乓球台。其中,体育公园6张、航天公园4张、禹都公园4张、天逸公园4张、圣惠公园4张、南风广场4张。

  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做好“国球进公园”,他们组织人员多次深入调研,实地踏查6个公园广场原有乒乓球场地和闲置空地可利用情况,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结合市民需求,精准设置乒乓球台位置和数量,确保整体分布合理。

  “新增设的球台质感很好,打球也很过瘾。随着家门口公园球台的增多,一些球友也纷纷约着去不同的公园打球。未来,希望我们城市公园广场的球台能够更完善更美好,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畅享国球的魅力!”李云林说。

优化服务

提升运动环境质量

  8月5日晚的一场降雨,使得体育公园露天乒乓球场地面布满了飘落的槐花,一些球台和地面也滞留了些雨水。6日一大早,公园的保洁人员就开始清扫、擦洗球场,只为让市民能够安全方便使用球场运动。

  体育公园工作人员赵翔告诉记者,按照中心的安排,除了更新增设球台外,他们还进一步整修了球场的地面,配套了衣钩、长凳等便民服务设施。同时,公园的驿站和办公室还免费为市民提供饮水、急救药品等服务。

  优化配套,提升运动休闲环境质量。相比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具有占地小、安装维护成本低、性价比高的优势,晨练和傍晚时段使用率尤其高。为此,乒乓球台投入使用后,为提高便民服务质量,各公园同步优化周边座椅、灯具和果皮箱等配套设施,加大环境卫生保洁力度,尤其是附近公共卫生间的清洁,为市民提供舒适的运动休闲环境。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进一步完善公园健身服务功能的同时,他们还在乒乓球台周边配备便民服务设施,为广大市民健身提供便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除了最基本的环境卫生保洁服务、提供饮用水外,各个公园还根据实际,提供不同的人性化服务。比如,禹都公园为方便市民夜间打球,将夜间照明时间延长至10时,圣惠公园无偿提供球拍、球网等。

  乒乓球台作为“小而美”的体育器材,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聚焦群众需求,持续深入推进“国球进公园”。强化服务引导,利用公园广场的LED电子屏循环播放乒乓球相关知识,动员乒乓球爱好者现场传授运动技能和科学健身方法,提升群众运动专业性与安全性。同时,借助专业社会组织力量,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开展“全民健身”乒乓球赛,吸引更多市民参与,进一步丰富市民体育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城市心声

  随着中心城区“国球进公园”活动的持续推进,公园广场上的乒乓球台增多了,参与的市民也多了。

  乒乓球运动强度适中、老少皆宜。“国球进公园”激活了全民参与的热情,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公园内随处可见市民挥拍运动的身影。同时,小小的球台也成为市民互动交流的重要场所。互不相识的人通过共同打球建立联系,逐渐形成稳定的“球友圈”,在运动中拉近了距离,促进了社会氛围的和谐融洽。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相信未来,随着城市更新行动的深入实施,城市公园广场将因地制宜完善全龄型体育娱乐设施,“全民健身”在家门口将变得更加触手可及,广大市民将享受到更加健康美好的城市生活。

记者 祁克宁

发布于 2025-09-25 16:58
收藏
1
上一篇:市区天逸公园健康小屋盛大启用,助力居民健康生活新篇章 下一篇:天逸公园,探寻公园里的“家”味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