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小驿站“串”起民生大幸福,见证时代变迁的温馨足迹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小驿站“串”起民生大幸福,见证时代变迁的温馨足迹"/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是一个宏大主题,而“小驿站‘串’起民生大幸福”则聚焦于一个具体而微小的载体,展现了宏大叙事中的民生温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个主题:
"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超越速度,注重质量:" 不再简单追求GDP增长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协调发展:" 区域、城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开放发展:" 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共享发展:"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
"2. “小驿站”的角色与象征意义:"
"基础设的“毛细血管”:" 驿站,无论是交通站点(如高铁站、火车站的小服务点)、社区服务驿站、便民服务点,还是其他形式的“中间站”,都是服务网络的末端和触角,深入到人们生活的细微之处。 "连接的枢纽:" 驿站连接着不同的空间(起点与终点)、不同的群体(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不同的需求(出行、办事、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央广网合肥6月27日消息(记者徐鹏)为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程度,切实满足居民对“家门口”服务的需求,合肥滨湖世纪社区清枫网格党总支别出心裁地打造了“红枫暖邻?家门口的幸福驿站”。近日,枫丹园和清华园两个小区的幸福驿站正式启用,通过优化服务、协商共治、凝聚温情,将民生实事真正做到了居民的心坎上,绘制出一幅“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美好画卷。

驿站秉持“便民、利民、惠民”的理念,充分整合小区现有资源,组建了一支“能人服务队”,推出了“1元理发”、“2元缝补”、“磨刀磨剪”等低偿服务项目。“以前改裤脚得跑到菜市场去,现在在楼下就能轻松解决,而且费用还能用于公益,真是既方便又暖心。”居民李大姐感慨道。

这种“低偿服务+爱心循环”的模式,不仅精准地解决了居民的“小麻烦”,还将服务收益回馈到社区公益中,激发了邻里间的互助热情,使驿站成为了传递温暖的“能量中转站”。

与此同时,驿站定期举办邻里茶话会及民情议事角,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电动车停放和充电难题,通过多次协商,已推动安装了充电桩,并建设了非机动车棚等,共落实了12项民生实事。居民张先生在议事会上提出的充电难题,仅用一周时间便完成了选址方案,“矛盾在楼栋内得以化解,问题从源头上得到解决,效率非常高。”

驿站不仅是服务的阵地,更是情感的纽带。手工串珠、非遗扎染等趣味活动接连不断,让邻居们在切磋技艺和闲话家常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也能在这里享受到充电、纳凉、饮水等贴心服务。一位快递员告诉记者:“在忙碌之余能有一个歇脚的地方,感觉被社区‘暖到了’。”

从解决一条裤脚的裁改,到推动充电桩建设;从一次邻里议事,到12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是对“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一理念的执着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务实暖民心。“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发布于 2025-09-24 01:58
收藏
1
上一篇:“幸福驿站启新篇,杭州道街多维度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新格局” 下一篇:退休老人携手共建,“幸福驿站”点亮晚年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