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创新“靶向叫应”机制,助力群众跑赢地质灾害挑战
这个标题“安徽安庆:靶向叫应助群众跑赢地质灾害”信息量很足,点明了地点、方式、对象和目标。下面我根据这个标题,为您构思一个可能的新闻稿或信息稿内容:
---
"标题:安徽安庆:精准“靶向”叫应,筑牢防线助群众跑赢地质灾害风险"
"(通讯员:[姓名])" 近日,安徽省安庆市积极应对频发的地质灾害风险,创新推行“靶向叫应”机制,通过精准预警、快速响应和高效救助,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了在地质灾害面前“跑赢”风险的目标。
"精准识别“靶心”—— 摸清风险底数"
安庆地处皖江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易发区。针对这一特点,安庆市自然资源部门深入一线,开展拉网式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利用遥感、无人机、地质雷达等先进技术手段,结合历史灾害数据、气象信息等多源资料,精准识别出全市范围内的重点隐患点、风险区域和易受影响人群。在此基础上,建立详细的“地质灾害风险一本账”,绘制“风险分布图”,为“靶向叫应”提供了基础。
"精准预警“靶标”—— 构建“叫应”体系"
基于风险排查成果,安庆市构建了分层分类的“靶向叫应”预警体系。系统根据降雨量、地质条件、隐患点特征等参数,设定不同的预警阈值。一旦
相关内容: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兵 通讯员 王龙学 钱义美
“大爷,赶快撤离!这两天还有大雨,留在这里太危险。”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天寺村村干部吴翠清狂奔在大雨中,逐户通知群众迅速转移。7月5日上午9时,一阵巨响,村西一户居民屋后的山体出现崩塌造成滑坡,因转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这一百姓口中“救了命”的提醒正是当地气象部门靶向叫应的结果。4日18时,潜山市气象局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次日9时升级为橙色预警,并及时通知乡镇信息员及地质灾害防御责任人。
发源于安庆市的“96121声讯电话反拨系统”,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当地靶向叫应的重要手段之一。8日凌晨2时,市气象台值班人员发现上游黄梅至九江一带有强回波移向宿松,迅速指导宿松县气象部门将暴雨橙色预警上调至红色。3时,宿松县竹墩村3小时雨量超100毫米,城区雨量达91.1毫米。根据预判,未来强回波还将持续影响宿松,值班人员在线叫应防汛指挥部门,在其授权下,对防汛责任人进行电话反拨,先后反拨电话233人次。
接到靶向叫应后,宿松公安部门安排警力400余人,救助并转移考生70余人、群众160余人、车辆210余台,保障了高考顺利进行。北浴、隘口、趾凤等乡镇山区迅速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全县共转移安置3482人,未出现人员伤亡。
自入梅以来,安庆市气象局已向防汛和地质灾害责任人进行电话反拨51批共计7439人次;坚持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会商、联合预警,共发布市级地质灾害预警30余条、县级地质灾害预警130余条。
受持续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位于八百里皖江起点的宿松县汇口镇永天圩从7月12日开始分洪行洪。截至14日8时,长江汇口站水位22.17米,超警戒2.37米,居历史第二位。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安庆市气象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理念,做到重大天气过程向政府领导汇报,灾害天气向防灾部门通报,恶劣天气让群众知晓,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