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大决战助力创新,馒头蘸酱迎来“馒头伴侣”新风尚
您提到的《脱贫大决战》是一部中国电视剧,讲述了脱贫攻坚战中的故事。在剧中,馒头蘸酱可能是一种简单而普遍的食物,但它却有了“馒头伴侣”这一新颖的称呼。这个称呼可能寓意着在脱贫过程中,人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享受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脱贫攻坚战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提高生活水平。这些措施包括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医疗保障等。通过这些努力,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他们的饮食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因此,馒头蘸酱有了“馒头伴侣”这一称呼,可能象征着在脱贫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们的饮食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个称呼体现了脱贫攻坚战的成果,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在脱贫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兰考,爪营乡四村。顺着悠扬的豫剧叫卖声,《脱贫大决战》特约记者敬一丹偶遇了卖馒头的村民程秀建。曾经是贫困户的老程,如今已成功脱贫。在老程家里,敬一丹带着好奇详细了解了从“面瓜”到馒头的制作过程,还亲口品尝了老程夫妇刚出锅的热馒头。香甜可口的馒头,搭配老程家自制的蘸酱,让见多识广的敬一丹赞不绝口。敬大姐还饶有兴味地将这种蘸酱命名为“馒头伴侣”。敬一丹鼓励老程,希望有一天他家的馒头和“馒头伴侣”有朝一日可以走进京城超市,让首都人民可以品尝到兰考美味。
说起老程家的馒头,着实有些故事。2016 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调研时,通过远程指挥系统,同正在兰考县谷营镇爪营四村进行基层干部作风调查的新华社记者双瑞进行了视频连线。而双瑞当时正在采访的,就是程秀建一家。
程秀建说自己当时只顾着接受采访,并没有过多注意视频,但他知道视频那头的人就是习总书记,而自己家的小院和三层小楼,也通过视频展现给了远在北京新华社总部的习大大。连线过后的三月份,老程还专门委托进京采访全国两会的河南记者给总书记捎去一封信。在信中,老程饱含真情地写到:“听说今年年底兰考就要全县脱贫,兰考您来过很多次,现在的变化得感谢您……我们欢迎您再次来兰考做客,尝尝我家的大白馍!”从贫困到脱贫,这对勤劳的兰考夫妇,靠着一个个馒头,揉起三层小楼,蒸出幸福生活。贫贱夫妻,相扶相依,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他们带给我们的,除了幸福的喜悦,还有感动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