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求神拜佛跟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有很多相似之处。
今天我们不谈信仰,只谈人际交往。

首先,甭管哪路神仙,也不需知道是什么菩萨,遇了庙都要拜一拜。
咱们中国人讲究的是有事没事先混个脸熟,其实求神拜佛也一样,先混个脸熟,也不至于有事临时抱佛脚,人家都不搭理你。
说到人际交往,那就不能不说一说咱们特有的酒桌文化,虽说咱们国家比较大,各地风俗差异很大,但酒文化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某一目的,喝酒是方式与手段。
组织饭局的人和喊你去吃饭的人,目的肯定都不是为了让你只是吃然后填饱肚子的。所以没去也就罢了,去了就别只顾闷头吃,或者坐那不动等着别人来敬酒,不会喝酒也可以以茶代酒每个人敬一圈,聊上两句,是那么个意思。以后联系的时候也好自我介绍,咱们某个时间在哪里一起喝过酒,说明也是有过交集,发生过故事的,这下面就好聊了不是。
每个人生活中应该都认识那么一两个人,路子很多。他可能学习没你好,张的也没你帅,全凭一张嘴,照样混的风生水起,拐着弯七八绕的关系人家三两下就能给你捋直喽。各行各业都有圈层,全世界都一样,通过人际交往接触并融入一个圈层本身就是一项能力,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和大量实践的,跟遇了庙就拜一拜一样,是基础也是必须的步骤。
其次,没事不要麻烦神仙菩萨,有时不要怕麻烦神仙菩萨。
各有各的忙,没事不麻烦别人、给人家添麻烦是一种品德,被人们所提倡;但如果想建立长久的关系,还得要敢于麻烦别人。
因为麻烦别人本身是一种信任,也是故事的开始。人们常说“没事常联系”,事实上是有事才会常联系,长时间不联系慢慢地也就淡了,所以要有事,要不怕麻烦别人。
还有就是麻烦别人也得有个度,平时一些鸡毛蒜皮可办可不办的事,只是联系的一种手段;同时不能太贪心,一口气提了好几个要求,不聚焦,神仙都帮不了你。求神拜佛也如此,平时保佑身体健康平平安安的这类,求财求子求姻缘求升官那得专事专办。
另外,你还可以通过对方是否不嫌麻烦不怕麻烦来判断你们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所谓泥泞识马患难识人,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要及时反馈,要懂得感恩与回报
事情如愿了要及时还愿,而且人们还愿时往往声势浩大,这是有道理的。

之前有部讲述清末的电视剧,里面说袁世凯为了巴结李莲英,年年送礼并且礼是越送越大,却从未求李莲英办过事,时间一长,李莲英都懵逼了,总想找袁世凯问个明白,袁世凯却让人带话说只是表达心意,并没什么事相求。终于有一次,二人因事相见,袁世凯直接拿了一张银票塞给李莲英,并说希望帮着办件事,李莲英本还以为是件了不得的事,仔细一听才知道,袁世凯让他办的对他来说都不算个事,爽快的就给办了。事后袁世凯又给李莲英送去了一份重礼,李莲英推脱不守,袁世凯说那是见礼,这才是谢礼,自此李莲英便更为看重袁世凯,两人私交甚密。
这个例子不是什么好事,但道理是相通的。
人生在世,要常怀感恩之心;不是我我送了礼、拱了香火就认为理所应当。知恩图报及时报答,也是一种大智慧,会让你的人生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