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鱼大家会怎么烧?

说个江南的白烧白丝鱼的做法,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昆山的土菜啊。

白丝鱼其实就是白翘嘴,有的地方也叫白刁。它肉质极细极嫩极鲜,比野生鲫鱼鲜的多,腥味却比绝大多数的鱼轻的多。但缺点也很突出,刺多,而且全是肌间密密麻麻的软刺。这就导致对它两极分化特别厉害。我是特别喜欢这种鱼的,鲜得啦。区区小刺有什么要紧,舌头和牙一呡,就全剔出来了。

白丝鱼因为太嫩,所以最忌讳煎的太狠和红烧,至于烧成香辣麻辣的,在本地老人眼里那更是暴殄天物。他们最爱的吃法就是清蒸和白烧。不过我个人的口味是清蒸更喜欢吃海鱼,白丝鱼,100%必须白烧啊!
烧法也不难。

第1步,把买回来的12块钱的小白丝鱼先处理干净。
它没有黑膜,只需把大刺贴着的血刮干净就行,晾到那里把水控一控。
第2步是最重要的,必须要爆腌一下。所谓爆腌,就是用大量的盐,在短时间内把它腌制到一个绝佳的口味和口感。做法也很简单,放大量的盐,胡椒粉和少量的黄酒。反复的抓捏,把鱼抓透。此时的鱼是非常咸的,但完全不用担心。

家里有大石头的用大石头。没有大石头,就像我这样,搞个大锅接满水压到上面。此时你该干嘛干嘛去,因为爆腌的时间最起码4个小时起,比如我是早上不到6点去买的鱼,发文前一个小时刚刚吃好。那么爆腌最长时间呢?鱼类一般不超过一天半,鸡不超过两天,肉不超过两天半。超过之后,就会出现正经腌肉的那种微臭味,还是一样的吃,就是难免会有些皱眉。
爆腌有三个好处。

其一,用大量的盐黄酒和胡椒粉,去掉最后残存的腥味。
其二,鱼类经过爆腌之后,细胞失水严重,使得肉质更加紧实。此时再烧,不容易碎裂,更容易保持完整。
其三,都说“千咕嘟豆腐万咕嘟鱼”,鱼肉是没有那么容易入味的,但是爆腌却能让鱼肉完全入味,烧制的时间可以缩短到10分钟以内,且鱼肉更加鲜美。
好了,到时间了。把鱼用清水反复冲洗几遍,去除表层多余的盐,时间充裕就挂起来晾一晾控控水,没时间拿厨房纸巾一擦就行。

锅里稍微加一点猪油和植物的混合油,下一点姜丝和一个辣椒。炒香之后直接下腌好的白丝鱼,切记,白丝鱼不能狠煎,坚决不能煎出黄色的脆壳,那样白丝鱼的鱼肉就会变老,鲜味也会大量流失,它灵魂的味道和口感也就损失殆尽了。

而且因为经过腌制,反而不容易在翻面的时候碎裂。但建议还是翻的时候轻一点,小心一点。两边也就煎个一分钟左右就行。加入清水,凉水开水都行,这个根本没有什么硬性规定。我这个就是凉水,也不煎黄,汤不是还一样白吗?

稍微点上一点胡椒面和黄酒,不要放盐了,然后大火催开并保持火力,一直把鱼汤熬白并熬到所剩不多。

此时大约也就用时六七分钟,如果再大火催的话。鱼皮的胶质会导致它瞬间粘锅。所以一定要改小火了,慢慢再咕嘟个两三分钟,看到汤基本收的差不多,又非常粘稠时,撒点小葱花出锅。

你就吃吧,首先保证鱼肉不咸,其次保证鱼肉不碎还非常嫩,还能保证鱼肉丝毫腥味没有还特别入味。那纯粹的咸味,强烈的原生态咸鲜味,绵密夹杂着些许软筋的口感。这就是这盘白烧白丝鱼最精彩的地方了。

最后给大家表演一个牙齿舌头配合剃鱼刺,多人不会吃鱼,因为他们总有个误区,认为鱼刺是靠牙感觉出来的。其实不然,剔鱼刺的主力是在于舌头灵活运用,怎么练?除了天赋异禀,就只有多吃鱼了。

以上便是全部。最后说个小贴士,我这几条白丝鱼加起来才一斤半。白烧比较适合这种小个的。清蒸也不能超过一斤半。至于那种两三斤三四斤的,看起来真是超喜欢人,但肉质已经老了,不中吃了。

还有,杭帮菜的大师傅,有没有考虑用白丝鱼来做西湖醋鱼的?它可以完美的规避草鱼那浓烈的腥味,又比草鱼细嫩的多。我知道现在有用鲈鱼,鳜鱼或者笋壳鱼的。但是现在催熟的鲈鱼和鳜鱼已经没有任何鲜味和口感可言,笋壳鱼吧又太贵。如果您看到我这篇文章,不妨开发一下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