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去了趟江西南昌,说起来其实没怎么计划,就是某天和朋友在群里聊天,大家说最近南昌天气不错,机票也合适,干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南昌这个地方,老实说,以前我脑海里一点没什么印象,网上搜一圈,评价也挺两极。
有人说没啥特别,有人说交通一般,美食一般,景点也一般。
说实话出发前心里还打鼓,这一趟会不会变成踩坑之旅。
没想到落地南昌,一下飞机整个人就放松下来。
机场不算大,出来没几步就是出租车等候区。
师傅热情得不行,一路上问我要不要试试南昌拌粉和瓦罐汤,说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哪家最地道。
我一边听一边记笔记,想着这趟旅行最大的收获估计就是吃。
南昌市区其实比我想象中要方便,打车费不贵,地铁线路也清晰。
司机师傅说南昌高铁站有两个,南昌站和南昌西站,问我下次来记得选对地方。

如果你直接住市中心,南昌站下车最省事。
要是去周边自驾,南昌西站会更方便。
师傅还随口提醒,别在节假日高峰期来,那几天人多车多,什么都涨价。
我把这些都记在本里,想着等会跟朋友分享一下省心的小窍门。
第一天到南昌,挑了个江景房,没想到价格比想象中亲民,窗户外就是赣江。
晚上拉开窗帘,江边灯火倒影在水面上,楼下还有人在唱歌。
风吹进来,整个人都清爽了。
酒店小哥推荐我去附近的早餐摊,说老板娘每天早上五点开门,拌粉、糍粑、油条一个不少。
第二天我早起,天还没亮,街上已经热闹起来。
小摊前排着队,大家手里都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拌粉,边吃边聊昨天的新闻。
我学着本地人的样子,蹲在小板凳上,拿筷子拌了几下。
南昌的拌粉和我在别的城市吃的不一样,米粉宽,调料重,辣椒油香味扑鼻,一口下去,精神头都提起来了。

旁边的大叔看我吃得香,还热心地帮我加了一勺自制辣酱,说“我们南昌人就爱这个味”。
我笑着点头,心里觉得这种接地气的早餐才是旅行最大的乐趣。
吃完饭,沿着江边慢慢溜达到滕王阁,路上看到不少本地人在晨练,有人带着小狗,有人在江边跳广场舞。
滕王阁门口有保安大哥认真查票,游客和本地人混在一起,有的拍照,有的在树下乘凉。
爬上阁楼,风吹过来,站在高处能看到对岸的高楼和江水,一下子觉得心里开阔了很多。
楼下有汉服表演,几个姑娘在台上朗诵《滕王阁序》,观众席坐着一圈爷爷奶奶,跟着节奏轻轻点头。
我也坐下来,静静听了一会儿,觉得这种安静的时刻很难得。
逛完滕王阁,顺着江边一路走到西湖公园。
南昌的西湖不大,但公园里树多,湖面偶尔有鸭子游过。
有老人带着孙子在喂鱼,有年轻人在跑步,还有大爷在树下下象棋。

我找了个长椅坐下,掏出手机刷了会儿新闻,吹着江风,感觉时间慢了下来。
中午感觉肚子饿了,打车去了师傅推荐的瓦罐汤老店。
这家瓦罐汤铺子不大,门口却站着一排等着打包的客人。
我点了一碗排骨莲藕瓦罐汤,老板端上来时还烫手,汤色清亮,香味扑鼻。
旁边的本地大姐说南昌人最离不开的就是这一口汤,从小喝到大。
我跟着学,先喝一口汤,再夹一口米粉蒸肉,汤鲜肉烂,吃得满头是汗。
吃完饭顺道去了八一起义纪念馆,门口排着一列人,进馆后发现空间很大,展览内容挺丰富。
有志愿者主动上来讲解,说南昌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来参观。
墙上贴着不少历史照片,还有许多革命时期的实物,走一圈,脑子里对南昌的历史有了点底。
离开纪念馆,街上路过一个油炸臭豆腐摊。

摊主动作麻利,油锅里噼里啪啦,臭豆腐炸得外脆里嫩。
我买了一份,辣酱和蒜汁一抹,咬下去香味立刻在嘴里炸开。
小摊前还有几个外地游客在拍照,边吃边感叹,这才是南昌的路边美味。
继续往前走,拐进绳金塔那片老街。
巷子不宽,两边都是老店,有家糖水铺子开了几十年,门口排着队。
我点了碗红豆汤加糯米团,老板娘边招呼客人边跟我聊起南昌的老故事。
墙上贴着九十年代的照片,能看到小时候的影子。
她说这里以前都是老街坊,现在城市变了,味道还在。
我一边喝一边听,觉得这样的老街和小店比景点更有意思。
傍晚溜达到胜利路步行街。
天刚黑,街上灯火通明,夜市摊一个接一个。
烧烤摊、炒粉摊、海鲜摊、小吃摊,空气里全是烤肉和辣椒的味道。
我买了两串羊肉串,三五块钱一大把,肉烤得香,肥瘦相间。
边上有小伙子唱歌卖烤鱼,音响声音大得能把整条街唤醒。

夜市里人流不断,摊主们一边吆喝一边烤串,大家吃得开心,聊得自在。
有个摊主说,南昌的夜晚才是一天的开始,夜宵不吃等于白来了。
我点头称是,顺手又加了几串,想着难得来一趟,多吃点不亏。
住宿方面南昌选择特别多,不用担心没地方住。
江景房提前订价格合适,住得舒服还能看风景。
朋友住的民宿在老城区,地段安静,老板还送了自家泡的凉茶。
南昌的酒店大多干净,前台服务热情,问路问吃的都能详细解答。
有一次晚上发烧,前台小哥帮我查药店,还帮我叫了车,服务贴心得让人放心。
说起景点,除了滕王阁、西湖、八一起义纪念馆,还有几个地方值得一去。
瑶湖湿地公园适合喜欢自然的朋友,大片的芦苇和湖水,骑自行车特别舒服。
象湖公园春天花开得旺,适合拍照,带家人来逛一逛也不错。
如果有孩子,可以去梅岭那边,农家乐可以采摘水果,烧烤,山上空气好,周末人气很旺。
不过想安静一点,建议平日去,人少景美,拍照也没压力。
南昌的天气变化快,夏天别忘了带防晒霜、墨镜、帽子,热的时候太阳毒辣。
湿地、公园蚊子多,花露水一定要带够。
春秋早晚温差大,带件外套,别被风吹着感冒。
身份证、充电宝、雨伞这些都是必备,南昌的雨说下就下,完全没预兆。
想省钱的话,吃饭多用美团、大众点评,很多本地小店有团购和折扣。
景点门票提前在网上买,经常能省个十几块。
自驾的话租车最好提前下单,旺季抢手价格容易涨。
市内打车软件用起来也方便,司机师傅大多健谈,路上能听到不少本地段子。
有次打车,师傅说南昌的夜晚最适合溜达,白天热得人恨不得钻进冰箱。
我看着窗外,街上亮着灯,人来人往,觉得他说得挺对。
南昌这城市没有太多噱头,但每个角落都透着实在。
小吃不贵,分量足,服务也实在。
我经常看到本地人下班后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边走边吃雪糕,笑声一路随风。
早市的菜摊边,摊主和邻居边卖菜边聊天。
拌粉摊前总有排队的学生,大爷大妈们在公园晨练,孩子们在喷泉边追逐。
夜晚江风一吹,街头巷尾都是烧烤香。
有人说南昌是“性价比之王”,我觉得这话不假。
吃得好,住得省,玩得自在,关键还能感受到人情味。
有次在小巷子里迷路,问路的大爷直接带着我走了一段路,一边走一边唠家常。
他说南昌地方不大,想去哪都能走着到。
一路走下来,觉得这城市像老朋友,没有套路,只有实在和热情。
网上有人说南昌没什么可玩的,我想他们可能没用心去体会。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味道,关键是你愿不愿意放慢脚步,别总想着到此一游。
南昌的美不在于景点多么壮观,而在于每一顿饭、每一次闲逛、每一声问候里。
旅行不是看多少风景,而是遇见多少温暖的人。
这趟南昌之行,没踩什么坑,也没遇到套路,反而觉得比网上评价的还要好。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如逆旅,每个人都是赶路人,但总有一些地方让你想慢下来。
南昌就是那种来了就不想太快离开的城市。
下次有人问南昌值不值得来,我只会说,自己来试试,很多好东西要亲自感受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