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那些讲究,你懂多少?

眼瞅着新年又快要到了,家里最小的小朋友已经盯上了大人的钱包。小孩子们过年最开心的,莫过于能揣一摞压岁钱在口袋里,说不定还能偷偷拿去买喜欢的零食和小玩意。但是大人们呢?现在这年头,“年味”是越来越淡了,红包该发还得发,传统不能丢,可每年都得琢磨着怎么给,谁多谁少,还真不是那么随便的事儿。
说到这钱,随手给可能是你的操作,但说不定邻居家、亲戚村里就另有规矩,又怕一不留神就犯了忌讳。压岁钱到底咋来的?为啥还得用个红纸包着,不直接甩现金?这一串问题,说出来还真有点意思,比咱们小时候抢红包还热闹。

老一辈总爱念叨,年节的这些事儿得“讲究”,不是说光有钱就行。压岁钱,讲的还是个吉利,但它背后的故事啊,才真让人回味。
很多俗话流传,咱们过年贴春联、放鞭炮,图个喜庆——其实早年是什么来头?据说远古时有种叫“年”的怪物,青面獠牙,像素描课老师画出来的那种大怪兽。每到除夕夜,它会跑出来祸害村庄、吓唬小娃,孩子们哪还敢合眼?那可是见到都哭的主。大人一合计,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各家伙子都凑起来琢磨对策。

有天终于发现了诀窍——怪兽怕红色、怕响声。于是大家集体行动,贴红纸、放炮竹,那才算熬过一晚。怪兽没了,小孩还是警觉得很,睡觉一惊一乍。村里人又动了心思:干脆用红纸包着点心分些给孩子,意思是“压压惊”,你看,孩子手里攥着那红纸包,脸都乐开花,原来的惊吓也就淡了。
时间久了,点心慢慢变成铜钱。宋朝的时候,有个王韶子特别倒霉,出门遇了歹人,结果闹出大动静,幸好被宋神宗路过救下——算得上黑夜里的灯火。神宗见孩子吓得发懵,随手赏了几枚“金犀钱”,意思是“给你压压惊”。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坊间轶事,从此压岁钱的形状和名头都变得更“正式”了。

但其实,老早时候还叫“压祟钱”。这“祟”也是个专门祸害孩子的小妖精,每年除夕夜准时业务上门。说它是个怪物吧,长得不咋吓人,手却专门摸孩子的脑袋,被祟摸过的娃第二天准发烧,甚至变得痴痴傻傻。家里有小孩的,父母就得守着孩子不睡,像护着个宝贝似的,连夜“守祟”。
等岁月一晃,聪明的家长发现,其实不用人亲自值夜,只要在枕头下藏上八枚钱,用红纸一包,祟就不敢下手了。这一招,又是口口相传,慢慢变成了新年里给孩子发钱的习惯,原本是“祟”,后来听着吉祥都叫“岁”,说白了,这口音一变,风俗也就软糯了许多。

说了半天,咱们还没落到今年的操作上。压岁钱到底怎么发?这可不是谁都能拍脑袋决定的。经济这两年不怎么喘气,家里钱袋紧得很,但是老人们脑子里还是那句话——“年要过,孩子的钱不能省”。压岁钱到底给多少,别心血来潮,抬手一把票子递过去,第二天自己吃泡面心里还堵得慌。
再有就是讲究个“好兆头”。数额要是单数,有点“孤零”,双数讨口彩。小时候咱揣红包就跟比拼一样,偏巧大姑和小姨都掏一样钱,结果全家和乐,谁都没闹情绪。可要是大的一包两百,小的一包五十,小人一对比,桌上瓜子都没心思吃了。

但有些钱,实在不好直接塞手里。比如关系较远的亲戚孩子,私下递给他爸爸妈妈,反倒更妥当——不然孩子掉钱,一个大人还得负责“料理后事”,那可麻烦了。
不过,有一样一定要记得,“红包”得有,别用钞票裸奔。你看那红纸包,不只是好看,其实是隔着尘俗再加一层保佑。小时候奶奶总要提前几天准备,选红纸挑喜字,说是“讨好意头”,其实也是在家里找点年节的仪式感。

你可能觉着这些细节无所谓,但在老人心里,压岁钱不只是钱。是一份祝福,是年味,也是文化的传递。否则就是两家掏点钱互相交换,那还不如直接发转账,不走心。
至于到底是除夕给?初一早晨?这里混杂的讲究也不少。老规矩是大人守夜,除夕夜就藏在枕头下;也有讲究等到天亮孩子拜年了才发,跟磕头学舌,图个“新年见新人,红包添福气”。其实都是愿孩子过得好,也不必太死板,家家不同。给自家娃,要细致一点;给亲戚邻居,就等人来了递出去,顺势而为最合适。

现在零零后都奔二了,顶多还收着压岁钱,出手还得再等几年。不过有的地方规矩硬,未婚前人人有份,十八也好,二十也罢,家里的红包还照发不误。
讲到各地习俗,南北红包的数额也是各自有道。广东人的红包精打细算,讲个“意思”,亲近的一百块,远一点五十,最远也就五块、十块,全靠关系深浅安排,活脱脱一套“人情算账”。可北方大城市呢?有本事的长辈动不动就上千块,表哥表姐加起来说不定能收个一万。没本事的,也不强求,全凭老人家的一颗心。

其实发多少,并不真有个数。广东讲的是“礼轻情意重”,北方重的是“场面、体面”。不过哪儿都一样,压岁钱是护着孩子,也是长辈的盼愿。如今群里的小朋友收钱收到了手软,也不过是短短几天的兴奋——孩子心里记住的,是过年被陪伴、被祝福的热乎劲,钱不多不少,都是长辈的念想。
新年快来了,你心里想好今年要发多少红包了么?也许我们都该问一句:年年岁岁,红包里到底包着什么?是钱?是年味?还是那些未说出口的亲情。转眼又一年,有些关心,是用红包递过去的;有些思念,是藏在家里年夜饭的热气里。你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欢喜吗?兴许今年,发压岁钱的时候,也能多说一句“新年好”,比钱更让人心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