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杭州有句常常被调侃的话——“余杭萧山除外”。
这句话的意思是,杭州很多市级层面的政策,往往都只能覆盖主城六区,而余杭和萧山虽然也是市辖区,却不在杭州的城区范围之内。
萧山和余杭于2001年先后撤市设区,由于浙江省特殊的“省管县”制度,以及萧山余杭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两个区保持着县域的发展模式:区里的财政经济权相对独立,重点资源主要集聚在县城及开发区,其余的大多数乡镇都是“乡下”。
中国的大多数县或县级市,几乎都是这个样子。新撤市设区的富阳和临安,短期内也仍是如此。
2.
余杭和萧山撤市设区已将近二十年,时代和形势早已不同了。如今的杭州城市快速扩张,人口加速流入,城区框架逐渐延伸到了余杭和萧山。
“县域模式”不再适应新形势,两区都需要积极拥抱、深度参与大杭州的城市化发展,与主城区共建国际化的大都市。视野要更远,起点也更高。
余杭区制定了三城规划——未来科技城、良渚文化城、临平创业城,由三个发力点带动全局。萧山区则将重心北移,从北干山走向钱塘江,全面实施拥江发展战略。
对余杭和萧山来说,县域模式结束了!

一路向西的未来科技城 图:省测绘院
3.
县域模式结束,未来将是大都市模式。
因为只有大都市才能高度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这是产业创新升级的必要条件。
如果只是单纯的撤市设区,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区域发展失衡,部分区域引不进、建不起大项目,互相存在低档次无序竞争,以及重复规划、重复建设……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余杭、萧山与主城之间的统筹不够紧密,其经济权限依然独立于市本级之外。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格局的变化,旧有的行政区划与城市功能分区及产业布局也越来越不匹配。
所以今年年初,东边跨出了第一步——下沙与大江东组建了跨行政区的产业协作区,钱塘新区。
接下来,行政区划层面的调整也有了一些眉目。

钱江世纪城 图:省测绘院
4.
去年,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曾对杭州市行政区划研究进行过一次“采购招标”,招标项目为《杭州市行政区划研究》。
在采购方式专家论证意见中,明确写着:随着杭州市区面积的不断增大和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要求,以及城市“拥江发展”战略实施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等背景,有必要对杭州市行政区划的优化进行调整。
杭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汤海孺也认为,“目前杭州区一级的行政单位,小的很小,大的过大,不利于区一级管理权限设定,也不利于调动积极性。”
这至少说明,行政区划调整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5.
行政区划调整,具体怎么调整、什么时候调整?目前还没有公布。不过,网上已经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设想方案开始流传了。
笔者在此提醒大家,目前你能看到的所有版本,都是自媒体的个人设想,并非官方规划。确切的消息,最终肯定是要等官方的权威发布。
不过,既然大家都在讨论了,笔者在此也提供一点小小的建议。

杭州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局部 图:杭州规划局官网
城北的半山、皋亭山、黄鹤山山脉,既是杭州的北部生态屏障,也是杭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被拱墅、下城、江干和余杭四区交织管辖,严重阻碍了这一带自然山水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随着杭钢的搬迁,以及崛起大城北战略的实施,建议在新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将半山、皋亭山、黄鹤山一带纳入同一区属,减少管理主体,优化资源配置,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和谐发展。
最后,需要进群交流杭州城市板块和行政规划调整消息,可在公号「杭州城市笔记」加我,记得备注。
(文/奇点猫)
相关链接
明年杭州这些板块普涨5%-10% 2020杭州楼市的春天提前来了?
杭州地铁2号线西延、5号线西延,12号线14号线也已浮出水面?
【杭州城市笔记】城建规划/地产楼市/人文历史,《杭州城市笔记》是一本写给杭州的城市情书。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