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这所大专生源连年爆满的秘诀被扒了。
河南高职圈这两天都在讨论焦作大学连续三年超95%的就业率,尤其今年机电专业毕业生被宇通、中铁提前抢空,抖音上学生晒校企合作车间实操视频直接火出圈。

要我说这才是职业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企业需要啥学校就教啥,比那些只会搞理论的三本强多了。
看看人家的校企合作名单就懂了。

多氟多化工去年刚上市,直接在学校投了新能源材料实验室;本地上市公司龙佰集团直接包了化工专业两个班当储备干部。
最狠的是机电专业,实训设备全是宇通客车退下来的生产线,学生毕业就能上手修新能源公交车。
这波操作比某些二本院校拿PPT吹"产教融合"实在多了。

查了下资料发现,焦作市政府去年给学校单独批了300亩地扩建实训基地。隔壁几个地市的高职校长组团来考察,回去就模仿他们的"课程跟着产业走"模式。去年省里公布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焦作本地入选的19家企业有14家都和这学校签了定向培养协议。难怪人家毕业生敢在招聘会现场跟HR谈工资,实操经验摆在那儿呢。
要说短板也不是没有。计算机专业还在用五年前的教材,人工智能学院新建的实验室设备还没配齐。不过听说下个月要和华为签合作协议,准备搞ICT学院。要是真能把华为认证课程搬进来,明年IT专业的分数线估计要涨。
刷到他们抖音官号最新视频,机电系学生在宇通车间里拆装驱动电机,评论区直接炸出一堆企业HR抢人。有网友酸"不就是个专科",立马被回怼"人家毕业拿6000,你二本毕业送外卖"。这话虽然扎心,但看看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焦作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比同类院校高800块,留在本地发展的还能申请政府给的租房补贴。

去年他们搞的太极拳+旅游管理专业火上过央视,今年直接把太极课开进机电系当必修课。学生吐槽"拧螺丝还要练马步",结果体测数据出来,工伤率比往届降了40%。现在郑州好几家制造企业招工点名要焦大的学生,说是干活儿有耐性。这波文化课植入确实玩得溜,比那些只会喊口号的学校强。
看学校官网更新了个数据,今年横向技术到账经费破了两千万。化工系教授带着学生搞的怀药深加工技术,转让给本地药企直接出了两款爆款保健品。要不说接地气的科研才有价值,总比某些二本院校水论文强。最新消息说他们在申请职业本科,要是批下来,明年分数线估计得涨50分起步。
查了查校友名单还真吓一跳。现任河南省工信厅副厅长是他们95届毕业生,郑州宇通的人力资源总监是08届的。难怪每年秋招宇通都第一个来抢人,这校友资源算是玩明白了。贴吧里有学生爆料,去年有个寝室6个人全进了中铁建工,现在工地上都管他们叫"焦大六剑客"。

有家长在知乎问值不值得报,底下清一色推荐机电和化工专业。反观某些名字高大上的专业,像什么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毕业生说找工作还得靠学校推荐。所以说选对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尤其是这种地方性高职,跟着当地龙头产业走准没错。
焦作本地的朋友说,这两年明显感觉城市年轻化了。万达广场里穿校服逛街的基本都是焦大学生,周边城中村改造的公寓楼住了一大半实习生。市政府工作报告里专门提到,要围绕焦大南校区打造豫西北职教城,这盘棋下得够大。要是真能建成,估计能带火整个山阳区的房价。
最新猛料是他们在非洲搞了俩鲁班工坊,教加纳人种山药和修拖拉机。抖音上黑哥们打太极的视频,播放量都破百万了。这波文化输出属实没想到,看来职校国际化也不是非得和欧美名校合作,在发展中国家搞技术扶贫反而更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