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总被说“不能有美食”,可我偏觉得,
怀念先人的日子,更该用好吃的接住春天的温柔。

奶奶每年清明前都会去地里摘艾草,
竹篮里装着带露的嫩叶子,回家煮水揉糯米粉,
豆沙是前一天熬的,红豆皮都熬化了,甜得像小时候的糖。
蒸好的青团冒着热气,她会挑一个最圆的,放在我手里说:“先给你爷爷留一个。”

楼下便利店今年出了速食青团,
咸蛋黄肉松味的,微波炉转30秒就软了,
加班晚归的晚上,咬一口,糯米的糯裹着咸香,
突然想起去年清明,爷爷坐在沙发上吃我带的青团,说“现在的年轻人真会吃”。

昨天做了凉拌艾蒿,
叶子用盐揉过,加了点醋和香油,脆嫩得能咬出春天的汁水,
妈妈说:“你太奶奶以前就爱这么吃,说比肉还香。”
其实艾蒿的苦里藏着甜,就像怀念,有点涩,却越嚼越暖。

要提醒你们哦,
别买那种颜色像塑料的青团,艾草汁染的应该是浅绿,带点黄;
馓子虽然脆,但油大,一次吃两根就行,配杯茶解腻;
冷食别吃太多,肠胃不好的人,把青团蒸热了再吃,才舒服。

清明的美食从来不是“不能有”,
是要带着心意吃——就像先人给我们留了满院的艾草,
我们给他们留一口热乎的、新鲜的,
告诉他们:“今年春天,我过得很好。”

昨天整理旧物,翻出爷爷的笔记本,
最后一页写着:“清明的青团,要给小囡留一个。”
我拿着笔记本去厨房,蒸了三个青团,
一个放在爷爷的照片前,一个给妈妈,一个自己吃。
风从窗户吹进来,带着艾草的香,像爷爷在说:“小囡,好吃吗?”

其实怀念很简单,
就是我吃着你当年喜欢的东西,
想起你说过的话,
然后笑着说:“爷爷,今年的青团,比去年还香。”
早上路过菜市场,看见有卖艾粄的阿姨,
竹匾里摆着圆滚滚的艾粄,上面撒着芝麻,
我买了两个,一个给奶奶,一个自己吃,
奶奶咬了一口说:“这味跟我当年做的一样。”
阳光照在她脸上,皱纹里都是笑。
清明的美食不是仪式,
是藏在食物里的想念,
是我吃着你喜欢的,
你看着我吃的,
然后我们一起,
接住春天的温柔。
今年清明,你打算吃点什么怀念先人?
是奶奶的艾草青团,还是妈妈的凉拌艾蒿?
或者,你有自己的小秘密,想给他们留一口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