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天水,最有名的特色小吃当属本地人最爱吃的呱呱。乍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多人以为是开玩笑,到底是什么样的小吃能取一个不那么正经的名字?但天水人微微一笑,他们的一天就是从一碗呱呱开始的。

相传,西汉末年的时候,王莽篡汉,汉上将军割据天水,他的母亲朔宁王太后十分喜欢吃呱呱,每隔三天就要吃一次。后来王朝政变,为朔宁王太后做呱呱的御厨逃离皇宫,隐居天水,在城里租了一间店面,制作呱呱。

无论呱呱的来历有多离奇,如今的天水人对呱呱的热爱是货真价实的,当地人赋予了“呱呱”这个名字,实际上是荞面疙瘩、荞面块块的意思,用天水话说起来就是锅巴,而呱呱也誉为“秦州第一美食”。

天水呱呱的原材料是荞麦。先把荞麦磨成浆,过滤、浸泡、换水,直到留下干净的淀粉,加入温水在锅中文火慢煮,一边煮一边不停地搅拌,直到荞麦浆水熬到粘稠,颜色变成金黄色,锅底还结出一层锅巴,呱呱就做好了。

呱呱盛放在容器中,放凉便能自然凝固。吃的时候,必须用手揉碎了凉拌才有味道,因此很多外地人会嫌弃不太卫生,错失这种美味。后来天水的小摊贩改成用锅铲碾碎,但味道大不如用手捏碎,于是再次改良用塑料手套捏呱呱。

吃呱呱,吃的是调料味。油泼辣子、酱油、芥末、芝麻油、蒜泥、醋、食盐等调味料混合在一起,足足有20多种调料,才能让一碗呱呱的滋味焕发光彩。醋用来解腻,辣子起到辛辣的作用,呱呱清凉绵密,味道极好。

也有的人,会用饼子夹着呱呱吃,这样方便快捷,吃起来扎实,而且价格不贵,那些匆忙赶着上班,做着体力活的人,来不及坐下来吃一碗呱呱,便把呱呱搅拌了味道,夹入饼中边走边吃。

天水人爱吃呱呱,和地理环境的因素造就有极大关系。天水本就是种植荞麦的最佳产地之一,而荞麦耐寒、耐燥、营养丰富,是天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优良作物。当地人可以不吃米饭不吃面,但一定不能不吃荞麦。

不过,如今的呱呱已经演变出多种花样,除了最受欢迎的荞麦呱呱以外,还有豌豆呱呱、粉面呱呱,用的原材料不同,味道和口感也不同,每家每户的小摊贩都有自己做调料的独门秘法,那一手油泼辣子就是留住客人的秘诀。

而天水每日的清晨,便是“呱呱”的主场。每天的早市,你会听到人们喊着“要一碗呱呱”,像是接头暗号一样,第一次吃不习惯,让老板帮忙加调料,后来吃熟悉了,也可以自己上手,调出一碗最适合自己口味的呱呱。

不过,呱呱也是很奇怪的小吃。喜欢人趋之若鹜,不喜欢的人避之不及。不喜欢的原因在于不爱吃荞麦粗糙的口感,以及口味很重,若是没有加大量的辣子,呱呱没有味道,所以懂行的天水人,还会配上一些黄瓜丝清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