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甘肃嘉峪关,说实话,真是比网上说的还要好,甚至走的时候还有点不舍。
其实我出发前心里也打鼓,毕竟网上的声音是“长城西头打个卡”“荒凉没啥看头”“半天足矣”,听多了难免觉得自己是不是来踩坑。
抢票那天我还特意查了查嘉峪关南站的位置,发现高铁真的直达,兰州坐过来不到五小时,乌鲁木齐过来也就六个多小时。
下了高铁站,天还没黑,远处的祁连雪山像一抹蓝色的影子,戈壁滩风吹得人精神清爽,连行李箱的轮子在地上咯噔咯噔地响都觉得带点“西北味儿”。
机场也不小,航班飞北京、上海、西安、成都都方便,旅途没想象的折腾,城市不大,机场离市区二十来分钟车程,打车也不贵。
如果你像我,行李不多,建议下了车直接在车站或机场租辆小车,嘉峪关的马路宽得像大操场,红绿灯没几个,一路风景全开,随时都能停下来拍照,感觉自己像拍纪录片。

自驾是王道,公交线路虽然有,但班次不密,景点之间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尤其是想多跑几个地儿的,租车绝对值,油门一踩就能追着落日跑。
头一天就直奔嘉峪关关城,牌子上写着“天下第一雄关”,人走近了才知道这句老话没骗人。
关城外面是新修的广场,空旷得很,风一吹连帽子都差点带跑,门前有几个小摊卖羊肉串和酸奶,香味一直飘到停车场。
走进城门时脚下踩着青砖,四周全是城墙,远处是戈壁和雪山,天特别高,阳光晒得人眯眼。
城墙上能看到不少游客在拍照,也有本地人在溜娃,讲解员偶尔带着小团体走过,拉着一口西北腔,讲那些当年守关的故事。
我跟着听了一会儿,说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脑袋里全是历史书上的画面。
也有小孩爬上女墙喊风大,妈妈在下面举着相机说别摔了,氛围像极了小时候去公园的那种热闹劲儿。
关城里有个长城博物馆,门票是套票不用再掏钱,馆里面不大,但老物件挺多。

刀枪甲胄、古地图,还有些明代的边防文书,讲解员说得起劲,我也看得来劲,仿佛自己在追一部老电影。
别忘了看下表演,下午有开城仪式和骑马射箭,虽然有点游客套路,但小朋友看得起劲,家长也乐在其中。
我站在台阶上正啃着烤羊肉串,旁边一大爷咂摸着嘴说,“这地方风大肉香,人少景好,活着挺值。”
说到悬壁长城,地图上一查离关城十几分钟车程,路边指示清楚,跟着导航走不迷路。
悬壁长城顺着山坡修,走上去还真有点挑战,台阶有点陡,穿运动鞋比较合适。
我爬得气喘吁吁,回头看看,山下的戈壁像一块巨大棋盘,长城像条大灰龙卧在山脊上,远处雪山顶上还带点白。
有个本地大叔一边爬一边跟我唠嗑,说年轻人来这儿就是得多看看,别光顾着刷短视频,现场的风比什么都提神。
这话我记住了,干脆多坐了会儿,顺便拍了两张照片,发给家里人炫耀。

如果不想人挤人,早上八九点或傍晚日落时分去悬壁长城最好,光线好人又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长城第一墩是明长城的最西头,现场看着孤零零的,其实挺有味道。
周围没啥遮挡,风大得能把帽子吹跑,站在墩上看着铁路和戈壁,脑袋里都是古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
建议带瓶水和点小零食过去,附近没啥商店,渴了只能啃风喝西北风。
第一墩那块儿没啥遮阳,夏天去记得做好防晒,要不然回来脸上像煮熟的虾。
其实嘉峪关不止关城和长城这两块硬菜,周边还有些小众的好地方。
我自驾顺道去了魏晋壁画墓,这地方外头看着平平无奇,进了墓室才知道有点意思。
壁画保存得特别好,画的是古人吃饭喝酒、打猎出行,色彩还挺鲜艳。
有讲解员带着一小队进去,进门要分批次,每批人数有限,气氛有点“小型探险队”的意思。
墓里温度一下降下去,汗都收了,拍照不让开闪光灯,工作人员盯得紧。

喜欢安静的朋友可以去七一冰川和黑山湖,夏天适合,景色野,风大,野餐拍照都不错。
不过冰川那块儿海拔高,风吹得人直打哆嗦,记得多带件薄羽绒服。
黑山湖边上没便利店,最好提前备好吃喝,别像我一样指望湖边能买到咖啡,结果只能喝自带的矿泉水。
说起吃的,嘉峪关的夜市是我这趟旅行的加分项。
老城区夜市傍晚六点准时点火,摊贩们一字排开,从羊肉串、手抓羊肉到臊子面、浆水面、酿皮、凉粉,样样齐全。
烤肉摊最热闹,羊肉切得厚实,烤得焦香,撒上辣椒面和孜然,咬一口肉汁满嘴。
面饼摊上,老板娘手脚麻利,一边擀饼一边唠家常,问我是不是外地来的,还推荐了本地吃法。
驴肉火烧也可以试一下,面皮酥脆,肉馅咸香,吃两口下肚,感觉胃都被安抚了。
西北人爱喝酸奶,夜市里卖的都是玻璃瓶装,冰镇的,喝一口凉得透心。

水果摊子上全是大块切的西瓜、蜜瓜、樱桃,十块钱能买一大盒,老板忙得连零都顾不上找。
夜市摊主多半是一家人齐上阵,爷爷烤肉,孙子打下手,阿姨收钱,摊前摊后热闹得像小型家庭聚会。
等菜的时候还能听见摊主跟客人聊家常,什么“这羊刚宰的,今儿肉新鲜”,聊得你都忘了等菜的烦。
有经验的都知道,西北的分量大,别点太多,光顾着嘴馋,最后都得打包。
本地人会提醒你,别浪费,吃不了下次再来。
住宿方面,嘉峪关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平时两三百块能住到四星级甚至五星级酒店,房间大,床软,带早餐,洗澡水大得能洗一头牛。
我有次订晚了,找了家本地连锁酒店,老板见我是外地人,还送了瓶水,说是“欢迎来咱嘉峪关玩”。
如果是假期或者暑期,建议提前订房,工作日房价便宜,省下的钱刚好能多吃两顿夜宵。
市区不大,去哪都顺路,住在关城附近晚上还能出去溜达,吹吹戈壁的晚风,特别舒服。

司机师傅说,嘉峪关的夜里凉快得像十月天,夏天晚上得盖被子,早上起来脸上能带点沙子。
他说西北风免费给你做个面膜,听得我乐了半天。
交通方面,自驾是老办法,最省心。
嘉峪关的公交车有,但间隔长,旅游点分布比较散,打车也方便,就是价格比大城市略贵。
不会开车的朋友,下了高铁或飞机可以直接滴滴,别想着走路逛景点,戈壁滩的太阳和风能把人吹成风干牛肉。
这里夏天白天长,晚上九点还天亮着,中午热得跟烤箱似的,最适合上午和傍晚逛景点,下午回酒店睡一觉,省得被晒冒油。
防晒霜一定要带,墨镜、帽子、保湿霜一样不能少,西北的紫外线和干燥可不是闹着玩的。
穿衣别只看气温,早晚温差大,白天短袖,晚上得加外套才保险。
手机充电宝备好,景点里没处充电,拍照拍视频一不小心就没电。
嘉峪关适合玩两三天,第一天逛关城和长城第一墩,第二天悬壁长城和魏晋墓,时间宽裕还能去七一冰川转转。

别想着一天跑完所有景点,西北的路看着近,开着开着就想停下来拍照,越慢越享受。
有一次我赶着去拍日落,结果路边遇到羊群,一下停了半小时,最后日落也没错过,反而觉得这才是旅行的意义。
嘉峪关的物价对游客友好,吃住行都不算贵,唯一要注意的是别在景点门口随便进餐馆,价格高味道还一般。
多问问本地人推荐的老店,或者网上搜搜评价高的面馆和烧烤摊,基本不踩雷。
我在关城外面吃了一次面馆,老板娘热情,推荐了臊子面和羊杂汤,味道实在,吃完还送了点自家腌的咸菜,说是“来咱这儿的都得尝尝”。
嘉峪关人挺实在,司机、酒店前台、小摊贩,问路都不含糊,没遇上宰客,大家都想着让外地人留下好印象。
有天晚上闲逛碰到一群志愿者在发防晒霜试用装,给外地游客用的,顺手还帮一个大叔找回丢的手机。
市区晚上特别安静,广场上有小孩骑自行车,远处还能听到KTV的歌声,饭馆里飘出来的烤肉香一直到巷子口。
小众景点像黑山湖、七一冰川这种,风景野,人少,适合喜欢安静和拍照的朋友。
不过湖边风大,冰川地势复杂,最好结伴去,别单独溜达,安全第一。
嘉峪关海拔不算高,但空气干,出门多喝水,润喉糖和口罩可以随身带着,风沙大的时候能派上用场。
如果爱拍照,建议带广角和长焦镜头,城墙拍全景,戈壁和雪山拉近距离,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有本地朋友说,嘉峪关的风能吹走你在城市积攒的烦恼,剩下的都是天高地阔。
走的时候别忘了带点特产,葡萄干、枸杞、核桃都不错,价格实在,自家吃或者送人都合适。
我还买了瓶本地黄酒,晚上在家喝一口,感觉还能闻到夜市的烟火和戈壁的风。
整个嘉峪关之行,体验下来完全超出预期。
城市不大,慢节奏,没太多商业气息,景点实在,老百姓热情。
如果你厌倦了人山人海的网红地儿,想找个安静慢慢逛的地方,嘉峪关真是适合不过。
旅行这事儿,说到底就是走出去,看看新鲜的,吃点好吃的,遇见真诚的人,带点故事和风景回家。
嘉峪关,就是那种比你想的更实在的地方。
走一趟,或许你也会像我一样,觉得“还想再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