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竹离世,灵鹫宫女命运多舛,萧峰独知她们悲苦境遇

虚竹离世,灵鹫宫女命运多舛,萧峰独知她们悲苦境遇"/

你说得对,虚竹死后,他身边那帮曾经对他忠心耿耿(或者说,至少在他死后仍想效忠)的灵鹫宫女宫主们,她们的结局确实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话题,而且正如你所说,只有萧峰(乔峰)可能最清楚她们后来经历了什么。
以下是根据《天龙八部》的情节推断她们可能的去向和遭遇:
1. "失去靠山,前途渺茫":虚竹是她们在灵鹫宫的唯一真正强大的靠山。他的死,意味着她们失去了保护伞和未来的政治资本。作为女真(契丹)统治者,她们在宋国(尤其是中原武林)的地位本就微妙,失去了虚竹的保护,她们的处境会变得极其危险。
2. "萧峰的仁慈(或许是无奈)":萧峰是她们在虚竹死后接触到的唯一有足够实力和地位可以影响她们命运的人。在《天龙八部》的结局(尤其是电视剧版或某些解读中)中,萧峰展现了某种程度的悲悯和责任感。他可能: "没有立刻清算她们":考虑到她们大多是女性,且对虚竹的忠诚(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萧峰可能没有像对待灵鹫宫的男弟子那样进行残酷的报复。 "可能给了她们一条生路":最常被提及(尤其在影视改编中)的情节

相关内容:

《天龙八部》是一部充满了遗憾的武侠小说,甚至多数人可能不知道,金庸在赋予这本小说“天龙八部”之名时,就已经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他在开篇的“释名”中就解释过:“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

所以书中登场之人注定“求而不得”,哪怕是主角,也无法例外。

不过话说回来,金庸却只是写完了萧峰的故事,他让萧峰在平息宋辽纷争之后以断箭自戕,继而被阿紫抱着跌落山崖,他的故事确实是告一段落了,但段誉和虚竹的故事还没完。

(虚竹、梅兰竹菊剧照)

如果说段誉是基于段和誉这个历史角色创作出来的角色,他的余生的命运要与其历史原型保持一致,那么虚竹则是金庸纯原创的角色,虚竹的故事不该止步于此才是,所以后来的虚竹以及他身边的那帮宫女又经历了什么?

一、武林至尊

当《天龙八部》的故事发展到结局之时,此时的天下第一高手是谁?

你要说是那扫地僧也没错,但扫地僧是常年不出少林寺,甚至都未必会走出藏经阁,因此他压根就不算是个武林人士,一般人不去少林寺的藏经阁找他,他都不会插手江湖之事。

而除了扫地僧之外,自然就是“二挂、三老、四绝”这些人了,诸如慕容复、游坦之、段延庆等人都比他们差了一档。

其中逍遥三老都已死去,四绝之中萧峰也坠崖身亡,鸠摩智在西夏枯井中散尽功力后便的大彻大悟回吐蕃去了,至于萧远山与慕容博,他们都成了扫地僧的弟子,余生多半是与扫地僧一同在藏经阁中修行,不再过问江湖之事。

(段誉、钟灵、木婉清剧照)

如此一来,武林中最顶尖的高手也就剩下段誉与虚竹这两兄弟了,再加上前文提到的段誉终归要回归其历史原型的命运,去做他的大理皇帝,那后来的武林至尊,多半就是虚竹了。

不过虚竹哪去了?

二、下落不明

要讨论“虚竹哪去了”,首先得证明《天龙八部》的故事还有“续篇”,否则金庸都没写过后续的故事,这问题自然也就无从说起了,不过熟悉金庸小说的人就一定知道,《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就发生在《天龙八部》之后。

尽管金庸是先写的《射雕英雄传》,后写的《天龙八部》,那也并不影响金庸在新修版中证明了二者的世界观是一致的。

比如《射雕》原著第二十七回中就提到过这么一句:“黄蓉道:‘三位好意,极为感谢,且坐下共饮几杯。想当年丐帮乔峰乔帮主在聚贤庄独战群雄,又以降龙二十八掌在少林寺前打得众魔头望风远遁,雁门关前逼迫契丹皇帝折箭为盟,不敢南侵,真是何等英雄。’

你看,乔峰当年的英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后世武林人士是知晓的。

(虚竹、梦姑剧照)

但也正因为如此,虚竹的去向才愈发让人觉得好奇,乔峰早就死了,他的威名尚且有人传颂,怎么尚在人间的虚竹反而无人问津?

莫不是虚竹也死了?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说他“死了”,是因为武林中再也没这号人物了,但也正因为他“死了”,武林中多了另一号人物,甚至多了一个组织。

不过话说回来,他一个人即便是要退隐江湖,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他身边还带着一大帮属下,他身边那些灵鹫宫女该如何安顿?

多数人可能有所不知,这里指的灵鹫宫女可不是他身边的梅兰竹菊四姝,新修版中,金庸是让梦姑将那四女送给了段誉,后来段誉则将四女许配给了自己那帮大臣的儿子们。

(灵鹫宫女剧照)

但灵鹫宫中还有不少宫女,她们的去向,金庸可没挑明。

而且从金庸赋予她们的描述来看,这帮女子可不是什么善类,当初梅兰竹菊在对付那些岛主、洞主时就尽显狠辣本色,余下的女子实力虽不如她们,却也不是什么善茬,但凡缺乏虚竹的约束,这帮人会不会变成如天山童姥一般的魔头都不一定。

所以虚竹应该将她们安顿妥当才是。

而有一种说法,既能解释虚竹的去向,也能解释这帮灵鹫宫女的去向。

三、可悲的结局

正如文章开篇所言,金庸之所以赋予这本小说“天龙八部”之名,就是为了让书中之人求而不得。

所以虚竹的“求不得”是什么?他娶到了梦姑,看似一切都十分圆满了,还有什么求不得?

答案正是“做和尚”,哪怕后来娶了梦姑,他也依旧有重归佛门的意思,而在后天龙时代,在《天龙八部》的故事结束之后,他的人生也不必再符合“求不得”的主题,他该追求自己想要的余生了。

(萧峰、虚竹剧照)

因此他与萧峰有过这么一番对话:“虚竹忽道:‘不错。如来当年在王舍城灵鹫山说法,灵鹫两字,原与佛法有缘。总有一日,我要将灵鹫宫改作了灵鹫寺,叫那些婆婆、嫂子、姑娘都做尼姑。’萧峰仰天大笑,说道:‘和尚寺中住的都是尼姑,确是天下奇闻。’

也就是说,后来灵鹫宫和虚竹销声匿迹,多半是因为他带着那帮灵鹫宫女重归佛门了,他是实现了心中所愿,却苦了那帮宫女,她们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了尼姑,也无可奈何,谁让她们必须听命于灵鹫宫主呢。

或许这就是虚竹与灵鹫宫故事的结局,没那么悲剧,也谈不上美好。

发布于 2025-08-12 13:58
收藏
1
上一篇:金庸笔下七大伪君子,外表正派实则毁清白,揭开正派虚伪真相 下一篇:冰窖三日情缘,梦姑为何朝思暮想,原因竟是她难以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