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泰国榴莲往中国送的量,有个说法是少了-3%。这事儿发生在亚洲国际果蔬展的一个会上,一个叫白金水果公司的老板透露的。就一月到六月的数据!

为啥会这样?听说是两个事儿。一个是天气,老天爷的事谁也说不准,今年的收获季节就给整整推后了二十来天。另一个,是中国海关那边,检查流程好像变了。要看的东西多了,什么残留物检测报告、GAP文件,还有包装厂也得在DOA注册过……一套流程下来,时间长了,钱也花出去了。
这问题还不光是泰国自己头疼,周围几个也种榴莲的国家,估计也碰到了差不多的情况。

榴莲在中国年轻人里头,那真是个香饽饽。特别是24至35岁的这群人,他们关注健康,也舍得为好东西掏钱。这种风气,把中国的食品行业都带动起来了,脑洞大开!榴莲不再是只能整个儿抱着啃的水果,各种咸的甜的菜品里头,都能瞅见它的影子。
餐厅里关于榴莲的推广,在各个城市搞得是风生水起。而且中国那么大,还有好多地方的人没怎么接触过榴莲呢,所以这个需求看起来还会涨。这对泰国榴莲来说,算是个机会吧?

现在往中国送新鲜榴莲的,泰国还是大头。后面排着的是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
有个叫白金水果的公司,他们老板说自己公司没受什么影响。他们路子不太一样?过去就一直抓着安全和质量不放。从教农民怎么打理果园开始,收上来的果园,还要抽查土壤和水,送到实验室去检测,实验室还得是农业部认可的、符合ISO17025标准的。目的就是一个,保证残留物不超标。
农产品进了工厂,还没完!继续查!残留物、虫子、真菌,都得过一遍筛子。包装之前,用的据说是全球通行的GAP标准,保证交到消费者手上的东西,不含BY2和镉。他们觉得,真正的竞争,不能光看价格和数量,质量和安全也得能打!

那今年一整年下来,泰国榴莲的出口量会怎么样?有人预测,应该能回到去年的水平。为啥?因为中国的市场需求还在。前一阵子因为各种措施,工厂收榴莲的速度慢下来了,但最近又开始恢复了。不过新的问题也来了,今年的雨水可能会比往年多,那湿度控制和防虫害,就得注意了。
放眼全球,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也在变。有人说以后会分成三大块:美国一块,中国一块,还有一些国家自己组团玩,比如欧盟、金砖国家这些。还有人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会在亚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这种大环境,泰国也得琢磨琢磨,怎么去敲开那些新市场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