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务区“两仓”助力开放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港务区“两仓”助力开放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关于“港务区‘两仓’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阐述:
"核心概念解读:"
1. "港务区 (Port Area):" 指的是依托港口而形成的特定地理区域,通常包含港口码头、仓储物流、临港工业、港口服务等设施和功能。 2. "“两仓” (Two Warehouses):" 这里的“仓”可以指广义上的仓储设施,例如: "物理仓库 (Physical Warehouses):" 用于存储货物、原材料、成品等的设施,是传统物流的关键节点。 "数字/信息仓库 (Digital/Information Warehouse):" 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对港口运营、供应链信息、贸易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平台。它可以提供更高效、透明、智能的港口和物流服务。 "人才/知识仓库 (Talent/Knowledge Warehouse):" 指汇聚港口管理、物流运营、国际贸易、科技创新等领域专业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平台。 "也可能特指两种具体的仓库类型或项目," 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判断。但更常见的解读是将其引申为"物理仓储能力"和"数字化信息管理能力"的结合,或者指"仓储物流设施"和"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平台"。 3. "赋能 (Empowering):"

相关内容:

作为淮海经济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出口监管仓库

与进口保税仓库

(简称“两仓”)

自正式运营以来

以创新运营模式为驱动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累计实现贸易额突破6.97亿美元

服务进出口企业超百家

成为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新引擎”

“两仓”组合通过功能互补,构建起覆盖进出口全链条的保税物流体系。出口监管仓库聚焦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等本地优势产业,为徐州本地及周边近百家企业提供“境内关外”一站式服务,累计完成出口报关2438票,贸易额达1.62亿美元;进口保税仓库瞄准精密设备、有色金属等领域,服务数十家企业完成6123票进口业务,贸易额达5.35亿美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仓”延续强劲势头,实现贸易额约1.58亿美元,中欧班列关联业务持续提升,满足了企业进出口服务需求,增加了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外向型经济体量,企业集聚效应及进出口成果已初步显现。

依托“两仓”与中欧班列的通道叠加优势,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加速构建“产业+物流+金融”生态圈。在出口端,铝锭、涡流纺纱机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两仓”实现快速集散,助力本土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在进口端,清洗机、柴油加热锅炉等设备保税入仓,为本地制造业提供配套支持。

“我们尝试以‘两仓’带动更多商贸、物流等产业在港务区集聚,助力淮海国际陆港保税仓储、集疏运体系建设、多式联运服务和通关便利化等运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进而吸引更多进出口贸易企业。”徐州鑫港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晋勇说。

imgarr

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实践载体,“两仓”建设与徐州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目标深度契合。当前,“两仓”平台正积极对接期货交割功能,进一步提升区域资源配置能力,同时,通过优化多式联运服务体系,推动“两仓”与中欧班列、铁海联运业务融合,吸引物流企业布局落地,带动淮海国际陆港集疏运效率提升。

随着“两仓”平台功能持续完善与辐射效应加速释放,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积极打造撬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支点。从工程机械轰鸣出海到高端设备保税入仓,从单一物流节点到供应链枢纽重构,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以“两仓”为笔,在双向开放的新征程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未来,随着更多“徐州制造”从这里走向世界,更多全球资源在此汇聚转化,淮海国际陆港将努力打造成为联通内外、贯通产城的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供稿:淮海国际港务区

制作:子钰

一审:宋文

原标题:《港务区“两仓”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于 2025-08-02 23:13
收藏
1
上一篇:东北地区率先实施“两仓功能叠加”政策,双管齐下推动发展新格局 下一篇:梦舟揭秘,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将推出“7座”与“3座”两种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