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揭秘,民间谚语“青蛇闰六月,三伏难见天”的深层含义

伏天揭秘,民间谚语“青蛇闰六月,三伏难见天”的深层含义"/

我们来解释一下“伏天”和这句民谣。
"一、什么是伏天?"
1. "基本定义:" 伏天,又称“三伏天”,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特定时间段。它标志着一年中最热时期的开始。 2. "时间计算:" 三伏天的计算基于“夏至”节气。它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 "初伏:"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天干地支纪日法)。 "中伏:" 如果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不是在立秋前,那么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算作中伏。如果立秋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之前,且相隔天数不足30天,则中伏为10天;如果超过30天,则中伏为20天。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会出现“中伏”有10天和20天之别的原因。 "末伏:" 立秋后的第三个庚日。 "总时长:" 三伏天总共是30天(初伏10天 + 中伏10天或20天 + 末伏10天)。 3. "气候特点:" 伏天期间,日照时间最长,太阳辐射最强,加上地表热量积累,气温通常达到一年中最高的峰值,且持续炎热。

相关内容:

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0a84f06d1f484144ae7c983e71fa2ac5~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pIwLJPc6uiidTiBHm68lpHTyCE0%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aa2f770225444659ab062d9d1395ae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UkzZHpVTrq%2F8O0%2BI92X0iOtTF4Q%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2c3ffa22afc42e297388e63744e1be6~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oTpLdK0GXVySLTYuxhqS4l45McE%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417e10b61234b379723d06019e726d5~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snJHaaqxKvQ4Fg%2BApLOPRaLdVY0%3D">rc="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7a2ad54606be4026bb47069dd5a2e27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2FUa2hcECeyFoConj3x9Uhbiq9kk%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50a431c411da47d9b8e6db1b8f8dea8c~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0FVdliZXsOAK59nss72rlv%2FOtXk%3D">rc="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99287a8120746e48b53a4246a77f61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498RtS29dpsSQ2YNkLL32QMGEhc%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6d54b558ec554965ad431f221acbd7fd~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K0O0DeMt0gl3pGLR7tLo2miDpbg%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bb79199c7004279966cf5d49cf879b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w95zUeMb6cRg%2BHyPM75AI2TsPy4%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5d923dcaf4645da8cb92ef42d07be6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CXMwTq6a539nPiRs8Kr0j4q%2BwNo%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7574bd01a894208bb8fda1d27beba70~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i39ux6KJVVFMprYYaZvyf0ht%2FsQ%3D">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25622b8172cf4263ac39a2c0ce3a652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4715380&x-signature=1VknJolEZSaOr1yqtbLfWnf%2FzNM%3D">lass="xiangguan" id="content">伏天,是三伏天的总称,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分初伏中伏末伏。“伏”的本义是身体前倾向下靠在物体上,有卧倒、趴下之意,引申为屈服、降伏。古人认为,“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伏藏于地下有天气太热,宜藏不宜动之意。

古人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用庚日来计“伏”。

在先秦时期,人们认为伏天是厉鬼作祟,要杀狗祭祀并将其分食来驱除邪气、攘解热毒。可以防止谷库受热出现大量飞虫,并避免人们因天气过热而生病,所以把要解毒的酷热日子称为伏日。

图片‖古代有三伏天杀狗祭祀并分食的习俗

到了汉代,朝廷非常重视伏祭和腊祭。汉代长安每到伏日,家家户户都要紧闭大门以躲避厉鬼。

我国很早就以伏天为农时,来指导农业生产。

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在谈到种植豆类作物时说:“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初伏断手为中时,中伏断手为下时,中伏以后则晚矣。”这是说夏至后十日内种植为最佳时机,初伏终了再种植为中等时机,等到中伏终了再种植已是下等时机,此时已经晚了。北方还流行“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天里种荞麦”的谚语。

伏天酷热的主要原因是其正好出现在梅雨带北移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期。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通常晴朗少云,阳光直射导致地面辐射增温显著,加之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加剧了闷热感。

计算入伏

知道了什么是伏天,那就要知道入伏的时间了。

很多人以为夏至日这一天就入伏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才算真正入伏。民间常说:“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三庚”可不是“半夜三更”,“庚日”和“壬日”都是干支历中用来纪日的日子。

所以,什么叫“夏至三庚入伏”呢?很简单,就是夏至以后打开日历我们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带“庚”字的日子就入伏了。因为天干只有十个,所以每隔十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公历一年有365天(闰年366天)都不能被10整除,所以每年的庚日都是变化不定的,因此入伏时间也不尽相同。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顺序,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一般而言,初伏和末伏的时长是固定的,都是10天,但中伏的时长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这就要取决于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如果有4个庚日,那中伏就有10天,如果有5个庚日,那中伏就有20天。

举个例子,今年2025年是什么时候入伏、出伏呢?

打开万年历,我们可以看到公历2025年6月21日夏至,这一天是辛酉日,从这一天起按六十甲子的顺序往后数第三个“庚日”是个庚寅日,时间为7月20日,所以这一天为入伏之日。从这天起的接下来十天就是初伏或头伏,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

我们接着往后看,7月30日是庚子日,为中伏开始之日,那么接下来的十天就是中伏。那今年的中伏是10天,还是20天呢?

我们再来看日历,从夏至(6月21日)到立秋(8月7日)之间只有“庚午、庚辰、庚寅、庚子”4个庚日,所以今年中伏只有10天。

这样8月9日庚戌日就是末伏的开始,往后数十天即8月19日就出伏啦。

数“夏九九”

我国古人除了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轨迹划分二十四节气外,还根据气候规律和生产实践形成一些特殊的时令体系,即所谓的“杂节气”。

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伏”、“数九”、“入梅”及“腊日”等,作为二十四节气的补充体系,杂节气通过特定算法确定时令周期,重点反映区域性气候特征与生产需求,日期推算兼顾太阳历(包括干支历)与阴阳五行理论。

数九,那一定是“冬九九”流传最广,我们最熟悉。除了有冬九九外,其实我们还有“夏九九”。

冬九九在古代一般是按照“冬至逢壬数九”(即冬至后逢第一个壬日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的规则进行的,但现在民间习惯上从冬至日开始数“九”,每九日为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其中,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冬至数九歌一般只适用于北方,南方则不适合。

而“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热的时候。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为人知,其实“夏九九”很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我们以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夏至九九歌》为例,它完整地出现在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我们习惯掰着指头过日子,炎炎夏日我们也从数“九”开始,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就凉快呐!

因为我国南北温差夏季小,冬季大,所以夏至九九歌覆盖范围广泛我国大部分地区(除开青藏高原、西北少数地区)都适用

2025年为乙巳蛇年,乙属木,为东方青木,故称青蛇年。

2025年因农历没有“处暑”中气而置闰六月,时间跨度为7月25日至8月22日。

因此民间有“青蛇闰六月三伏难见天”的说法,2025年三伏天完全落入闰六月,湿热时间延长,在这期间阴雨连绵或高温湿热难以见到烈日。

闰六月与雨季重叠可能增加降雨概率,此时副热带高压偏弱时,冷暖气流交汇容易引发“桑拿天”,即气象学所说的夏季高温高湿、风速小的闷热天气。

图片‖“桑拿天”示意图

古人通过谚语来提醒大家闰六月年份需防涝灾,《农政全书》就记载“闰六月,晚禾惧涝”,多雨可能影响水稻灌浆或引发病虫害。

饮食习俗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在北方,三伏天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夏至数伏时正是地里青黄不接时,加上天气特别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意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清淡素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吃饺子、擀面条、烙煎饼的习俗。

在南方,三伏天一直流传着“头伏鸡二伏鸭三伏甲鱼顶呱呱”的说法。

头伏一只鸡,一年好身体。这头伏鸡,一定要是“叫鸡”,也就是会打鸣的公鸡,寓意“伏阳”,吃完身强体壮。

图片‖三伏天吃伏鸡

二伏吃鸭防苦夏。鸭肉“性甘味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中伏正是湿热难耐之际,吃鸭肉正合适。

图片‖蜜汁柠檬鸭

末伏来临,已经是立秋之后了,湿热相对减轻,但是受到“秋老虎”的影响,天气异常干燥,甲鱼熬汤是贴秋膘、补营养的首选。

三伏天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更要养生。应戒骄戒躁,保持平平淡淡一颗心,安安稳稳度过一夏天!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欢迎下方评论留言,喜欢滴话记得点赞关注哦。

#夏日生活打卡季##发优质内容享分成##创作挑战赛##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金豆芽金银花柚子汁 ¥29.9 购买 喜莼玉灵膏 ¥69.9 购买 三伏天姜枣茶 ¥14.9 购买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532840528921231898"></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532840528921231898"></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532840528921231898"></script>
发布于 2025-08-02 12:58
收藏
1
上一篇:探索神奇九寨沟,玩法升级,趣味无限新体验 下一篇:6月黄梅季,7月暑热季,8月台风季,9月秋老虎——夏天这样精彩纷呈地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