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昌,以小葡萄铸就大产业,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显著

四川西昌,以小葡萄铸就大产业,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显著"/

四川西昌,凭借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正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其中小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将小葡萄发展成“大产业”,西昌具备并正在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 天然的气候优势 (核心优势):"
1. "光热资源丰富:" 西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较高(约1500米),夏季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特别是糖分积累和风味物质的形成。大日温差使得葡萄皮薄、肉厚、含糖量高、风味浓郁。 2. "雨热同季且集中:" 雨水多集中在夏季,与葡萄的生长期吻合,有利于葡萄生长,同时避免了春季干旱和秋季阴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 "空气质量优良:" 西昌空气清新,尘埃少,环境污染小,产出的葡萄品质优良,符合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要求。
"二、 政策支持与政府推动:"
1. "战略定位明确:" 西昌市政府将特色农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小葡萄产业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享受政策倾斜,如土地流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技术推广服务等。 2. "规划引领发展:" 制定了详细的葡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区域布局、品种结构、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又是个好收成,葡萄能卖个好价钱!”近日,走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三百村,正在修剪葡萄藤的村民王潘笑得合不拢嘴。在她身后是成片的葡萄林,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惹人喜爱。

在西昌,小葡萄做成了大产业。2020年西昌全市种植规模10万亩,产量25万吨,产值30亿元,户平均收入达10万元,葡萄产业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因地制宜,助力农户增收

西昌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适宜晚熟葡萄生长,产出的葡萄果穗适中、肉质硬脆、风味浓甜,受到市场欢迎。

近年来,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葡萄产业,西昌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了促进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2019年,西昌葡萄产业园区被纳入四川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项目。

“在产业园里,不只我学会了葡萄种植技术,我父母也学会了。”王潘说,以前他们村主要种植水稻,如今很多人因为种植葡萄而摆脱贫困、增收致富。

王潘算了一笔账,他们家种植了六七亩葡萄,亩产达到了6000斤,收购价就达到了7元一斤,最高10元一斤。算下来,一亩地的纯利润在2万元以上,一年能赚十几万元。“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王潘说。

打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

葡萄种出来,销路怎么保证?

“我们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西昌通生农业负责人刘邦凤介绍,为最大限度保障农户利益,公司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当葡萄价格较低时,公司会以保底价收购葡萄,用于酿造鲜食葡萄酒,确保农户的收益不减。

除了葡萄种植,西昌不少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向葡萄上下游产业发力。西昌通生农业与法国一个葡萄酒酿造团队合作,研发出“桃红”“甜白”两款受市场欢迎的鲜食葡萄果酒。目前,西昌通生农业一年消纳200吨鲜食葡萄,产酒100吨,实现产值1700余万元。刘邦凤表示,力争5年内再建4条葡萄酒生产线,年消纳2万吨鲜食葡萄,产酒1万吨。

当前,西昌正着力推动构建“3+2”产业体系,推动葡萄、蔬菜、花卉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做强玉米制种、油橄榄两大特色重点产业。

科技赋能,发展现代农业

一个个二维码,为葡萄产业赋能。只需要扫描贴在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产地来源、施肥用药、生长天数以及采摘时间等详细信息,在科技的支撑下,“舌尖安全”尽在掌握。

6月中旬,攀西农特产智慧运营中心在西昌开馆。从此,采购商只需要在交易展示中心就能完成看货、下单、预定。同时,中心还向农户提供包装、物流等服务,“一站式”双向服务效率颇高。

西昌农投总经理李忠文介绍,攀西农特产智慧运营中心占地150亩,借助智慧化服务和强大的溯源体系,紧密连接西昌农产品产销两端,让农产品卖得更远、更好。

“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焕发新魅力,以科技提升带动产业提质。”西昌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腾云说,在“3+2”产业体系建设中,西昌以现代农业信息化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平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智慧管理系统和“产学研推”一体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新机制,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3日 11 版)

发布于 2025-07-29 05:28
收藏
1
上一篇:四川西昌,小葡萄铸就大产业,特色农业发展新优势 下一篇:全球旅游福利最佳企业大盘点!赶紧转发给老板,解锁顶级旅游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