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过完,又来了一个六月,农历上管这个叫“闰六月”。
这个多出来的月份,有个说法,特定的人该穿上黄颜色的衣服,说能图个吉利。
什么人要穿?家里的老人就算一类。在一些地方,嫁出去的女儿要在闰月的第一天回娘家,要给父母带去黄色的衣服,还有特地做的鞋。鞋子是盼着父母脚踏实地,日子过得安稳,黄衣服就是送上一份祝福。
这不单是女儿对父母的心意,更是希望老人在这种天气和节气都乱的时候,身体能好好的。
还有就是家里的小孩。老话总说小孩身体弱,容易被不好的东西影响。
闰六月又热又湿,蚊子虫子也多,小孩一不小心就生病。讲究点的人家,会给孩子做一件黄布小背心,里面塞上艾草。艾草能驱赶蚊虫,黄衣服穿在身上,大人心里也觉得踏实,算是一种保护。
为啥一个多出来的月份,要有这么多讲究?

问题就出在这个月没有它自己的“节气”。正月有立春,六月本来该是最热的时候,可这个闰六-月,它没有对应的节气。它就像一个时间缝里多出来的孩子,跟前后的季节都搭不上边。
一个没有节气的月份,老百姓就觉得它的“气”不稳。大自然的节奏在这里好像乱了套,人跟着自然的节奏过日子,节奏一乱,人就觉得不舒服,心里也紧张。
这个多出来的月份,到底是怎么来的?它不是随便安插的。
我们用的农历,其实是把月亮和太阳的变化都算进去了。月亮绕一圈是二十九天半,十二个月就是三百五十四天。但是地球绕太阳走一圈要三百六十五天。这里面差了十几天。
时间一长,这个差距就大了,如果不去管它,过几年正月可能就跑到大夏天去了。为了让月份和季节对得上,古人就想了个办法,加一个“闰月”,把掉队的时间给拉回来。

现在又说回为啥是黄颜色。这个颜色不是随便挑的。
在五行里,黄色是属于土的。土代表着安稳、厚重和根基。我们的文明是从黄土地和黄河流域来的,黄色对中国人来说,不只是个颜色,它就是“根”的代表。
以前,黄色还是皇帝才能用的颜色,代表着尊贵和权力。普通老百姓不能随便穿。所以就算今天谁都能穿了,它还是带有一种稳重、辟邪的感觉。在这个“气不稳”的闰月里,黄色就被认为能稳住气场。
除了老人和小孩,还有一类人也被提醒要注意,就是在“本命年”的人。
本命年被叫做“值太岁”,意思是和这一年的气场犯冲,容易不顺利。很多人会在本命年穿红色,但也有说法认为黄色更好。红色太扎眼,黄色不一样,它温暖又明亮,能给人一种内在的力量。
穿黄色的衣服,是想在运气不稳的时候,给自己增加一点阳气,提醒自己稳住。

最后一类人,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安静的人。
性格内向的人,平时喜欢穿些灰色、黑色的衣服,在人群里不显眼。在闰六-月这种气场浮动的时候,他们更容易被环境压着。
穿一件黄色的衣服,就能让自己亮眼一点,像是给自己点了一盏灯。这不一定能改变性格,但能从外面引导一下,让自己的能量活跃起来,说不定就能让事情变得顺一点。
从计算闰月到穿黄衣服,这些老传统里,藏着的是中国人对时间和自然的看法。人们相信,跟着天时走,才能活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