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城墙下,古老建筑诉说新篇章——见证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

斑驳城墙下,古老建筑诉说新篇章——见证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

这句话写得很有意境和深度,将静态的、历史的景观赋予了动态的、人文的意义。它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并点明了两个核心主题:文化传承与民族融合。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
1. "“斑驳的城墙、古老的建筑”": 这部分是具体的意象,指代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物理载体。斑驳和古老,暗示着岁月的沧桑、历史的积淀和时间的沉淀。 2. "“诉说”新故事": 这部分是拟人化的表达。古老的建筑和城墙并非只能“讲述”旧事,它们也能“诉说”新的故事。这表明历史并非停滞,而是与当下连接,承载着新的发展、新的变迁、新的生活印记。这些“新故事”可能反映了社会变迁、文化再生、民族认同的演变等。 3. "“见证”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 这部分点明了这些古老建筑更深层次的功能和意义。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遇、碰撞、交流、相互吸收、最终融合的“见证者”。它们的存在本身就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共生。
"总结来说,这句话的妙处在于:"
"赋予历史以生命力": 用“诉说”和“见证”让静态的景物变得生动,富有情感和叙事性。 "连接过去与现在": “诉说新故事”表明历史并非凝固的过去,而是

相关内容:

央视网消息:2025年6月14日是我国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场城市设在湖南长沙,将发布一系列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的经典案例。

走进老司城,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斑驳的城墙、古老的建筑遗址见证着曾经作为土司王城的辉煌。游客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沿着古驿道漫步,参观祖师殿、彭氏宗祠等古建筑,感受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游客王荟表示,有很多石头以及城墙,还有很多水渠,看到这些东西,能想象到当年的土司王朝是多么的宏大,在这里她也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感与时代感。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河畔。作为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这里不仅是土司制度的“活化石”,更是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者”。

老司城遗址核心区面积约25万平方米,分布着宫殿区、衙署区、居住区、墓葬区等多个功能区域。目前,已出土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金属器等上万件文物,为研究古代土司制度和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老司城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向世芹介绍,这个城墙是土司王当年用石灰、糯米、桐油、棉花混合而成,异常坚固,至今保持完整。土司王当年修这座古城,不惜任何代价,这些台阶全部用的红岩石,红岩石要走50公里运过来。它象征着红红火火,给古城带来吉祥、带来财运。

为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老司城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如今,这里不仅是考古遗址,更是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文旅地标。

来源: 央视网

发布于 2025-07-26 02:58
收藏
1
上一篇:大同古城墙揭秘,隐藏4大“独一无二”奇观,看完心驰神往,速来打卡! 下一篇:斑驳城墙下的古今对话,古老建筑见证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