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城墙下的古今对话,古老建筑见证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新篇章

斑驳城墙下的古今对话,古老建筑见证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新篇章"/

这句话写得很有意境和文化内涵。它巧妙地将历史的物质载体(斑驳的城墙、古老的建筑)与抽象的文化现象(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联系起来,并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诉说”、“见证”)来赋予这些静态的景物以生命和叙事能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
1. "历史的见证者:" 斑驳的城墙和古老的建筑本身就是历史的沉淀物。它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战争、和平与变迁,其斑驳的痕迹、破损的砖石,都在无声地“见证”着过往的岁月。它们是物理形态的历史记录。 2. "文化的载体:" 这些建筑和城墙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留下的印记。例如,建筑的风格、材料、工艺、装饰,都可能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它们就像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一块砖瓦、每一处雕刻都可能“诉说”着特定民族或群体的生活、信仰、审美和技艺。 3. "交流与融合的象征:" 当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上留下印记,或者这些建筑本身就体现了不同文化风格的融合时,它们就成为了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活化石”和“实物证据”。例如,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遗址,往往能看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建筑风格;中国传统的合院建筑中也可能融入了外来元素。这些“诉说”和“见证”的具体内容,就是不同文化相互

相关内容: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2025年6月14日是我国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场城市设在湖南长沙,将发布一系列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的经典案例。

走进老司城,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斑驳的城墙、古老的建筑遗址见证着曾经作为土司王城的辉煌。游客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沿着古驿道漫步,参观祖师殿、彭氏宗祠等古建筑,感受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游客王荟表示,有很多石头以及城墙,还有很多水渠,看到这些东西,能想象到当年的土司王朝是多么的宏大,在这里她也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感与时代感。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灵溪河畔。作为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这里不仅是土司制度的“活化石”,更是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者”。

老司城遗址核心区面积约25万平方米,分布着宫殿区、衙署区、居住区、墓葬区等多个功能区域。目前,已出土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金属器等上万件文物,为研究古代土司制度和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老司城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向世芹介绍,这个城墙是土司王当年用石灰、糯米、桐油、棉花混合而成,异常坚固,至今保持完整。土司王当年修这座古城,不惜任何代价,这些台阶全部用的红岩石,红岩石要走50公里运过来。它象征着红红火火,给古城带来吉祥、带来财运。

为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老司城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如今,这里不仅是考古遗址,更是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文旅地标。

发布于 2025-07-26 02:58
收藏
1
上一篇:斑驳城墙下,古老建筑诉说新篇章——见证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 下一篇:城墙弹痕铭刻苦难,见证时代发展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