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人文探幽,也说扶风古今风华

扶风人文探幽,也说扶风古今风华"/

我们来“说说”扶风。
扶风,古称“凤翔”,是陕西省宝鸡市下辖的一个县。这片土地不仅地理位置重要,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要说扶风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悠久的历史与重要的战略地位:" 扶风地处关中平原西部,自古就是“八百里秦川”的门户,是连接中原与西陲的重要通道。周、秦、汉、唐等多个王朝在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凤翔”之名,源于周秦时期,象征着祥瑞与都畿,体现了其重要的政治地位。 历史上,这里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事件,是理解中国历史变迁的重要窗口。
2.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周文化遗存:" 作为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扶风境内有周公庙等重要的周代祭祀和宫殿建筑遗址,是研究周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秦文化遗存:"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虽在临潼,但其供水系统等工程部分涉及扶风,扶风也是秦朝统一治理的重要区域。此外,扶风出土过大量秦简,对研究秦朝的法律、经济、社会有重要价值。 "“中国

相关内容:

5月中旬,市杂文散文协会张丛笑会长两次来电,说协会组织会员去扶风县采风。由于家事缠身,婉谢未行。后来看到会员们在微信和QQ上发的活动剪影,羡慕不已且心有不甘,遂写下此文以凑热闹,也算了却扶风未行之愿。

我对扶风的熟悉,不亚于故乡岐山。我老家离扶风县城和法门寺分别只有10多华里路程。所以我们那儿的人赶集、看病都一般是扶风。因此,我曾在扶风县城买过猪,在法门寺赶过集;在城关食堂吃过鹿羔馍,在法门寺塔下乘过凉。到市上后,由于工作原因,前些年几乎每个月要去一趟扶风。扶风县南片的上宋、绛帐、揉谷(后并入杨凌),北片的杏林、南阳、黄堆、建和等乡镇差不多全跑遍了。几十年来,我对扶风的印象是:以农耕文明为特点的文化积淀深厚,土肥水美,人杰地灵。

(一)县城

扶风老县城是一个坑。从西边进县城,要下一个坡,坡不长却陡。我祖父曾形容过:“猛到的扶风,想死的武功。”意思是去扶风县城的坡很陡,一下坡就突然到了;而武功县城(也是老县城)的坡却很长,走半天都到不了。那么,扶风老县城为什么要选这个四面都难出去的坑?我想当时那些饱学之士一定有他的道理。闲谈时大家对这个问题也是各说不一。据有关人士说,扶风老县城设在坑里有好几个说法:一是风水说:韦河、七星河在此交汇,形成人字穴,县城修筑在‘人头’处寓意人才辈出;二是公平说:县城选择山沟,东西南北四面大坡,不管穷人富人,不管为官为民,不管买方卖方,不管原告被告,不管上任离任,来时都要下坡,离时都要上坡,不偏谁不向谁。同时告诫来扶风当官者要学会下坡,要体察下情,为下民办事,只有这样,离任时一定会上坡升迁的。但也有人说,韦河、七星河两条河流从县城穿过,二龙治水,互相掣肘,是扶风发展慢的风水原因。但实际问题是,扶风县城设在坑里,地方狭小,是县城发展的天然瓶颈;坑里夏天不通风,闷热难奈。冬天四面坡上积雪路滑,交通实在不便,不是宜居之地。于是,县城搬迁成了几代县府主事官员的热点话题。也就有了近年来建设新县城的壮举。

新县城建设期间,我也多次去过现场,并同当时的县上领导聊过。百年老城搬迁,新址选择,征地、设计,方方面面疏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当时我站在到处是挖掘机、推土机和坑坑洼洼的新县城现场,看不出来眉眼;当地陪同者也一脸茫然。现在一走进新县城,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大,而是园林式、现代化的冲击和震撼。有媒体说:扶风把县城当旅游景点建。确实如此。

(二)民俗小吃

说起发展传统民俗小吃,近年来扶风人功不可没。

2000年左右,都知道扶风招待所饭菜好。饭菜好其实主要是小吃好。花样多、做工细、味道好。从扶风名牌小吃鹿羔馍、豆面糊、臊子面到西府名吃擀面皮、文王锅盔、包谷面搅团、荞面饸络、蜂蜜粽子等,琳琅满目且风味正宗。那时,扶风招待所生意十分红火,原因不仅仅是法门寺接待需要在当地用餐,主要是招待所的风味小吃客人喜欢。正因为此,市上甚至省上好多会议都在扶风招待所开,一时之间,“扶风床贵”成为公务接待的公认事实。

扶风招待所对传统风味小吃的开发和保护,来源于他们从根子上的认真和坚守。有年我因公在招待所小住。每天早上起来后发现餐厅操作间门口停着一辆大面包车,工作人员正一件件往车上装东西。有面粉袋、红萝卜蒜苗等蔬菜,还有大塑料桶的醋,更有特大塑料桶装的水。我好奇地问:“装这些东西去哪儿?”他们说去西安。“每天?”“是。”原来是招待所在西安开了个西府名吃店。为了保持原汁原味,西安店里做小吃的面粉必须是扶风小麦,醋必须是扶风农家醋,就连调臊子面汤的水也必须是扶风的深井水。因为西安的水质硬,味涩,调出来的臊子面汤苦,不正宗。当时我就为扶风人在传统名吃的开发和传承上的执著而感叹不已。

正是有这种执著和坚持,才有扶风招待所的红火,才有了后来名闻遐迩的关中风情园。

(三)旅游景点

扶风有闻名中外的法门寺,但扶风人并不拘泥和满足于此。近年来,扶风从本县山水人文实际出发,对千百年沉睡的山水和古迹进行激活和开发,成为有质量有档次的法门寺卫星景点。如野河山。这个地方对于扶风来说属于深山老林。以前除本地山民外很少有人光顾,因此原名“野狐山”,意思是野狼山狐出没之地。

近年来,扶风人硬是把这个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像变魔术一样变成“杨贵妃故居”“人民公社遗址”和“洋槐花观赏基地”!还有“三宵殿”更是做的风生水起,神秘神奇。这样,扶风县真正成为承受佛光沐泽、领略上古神话和享受山水休闲的多功能文化旅游名县。(文/巨世亨)

发布于 2025-07-25 22:43
收藏
1
上一篇:吉安必吃特色美食大盘点,你尝过几种地道美味? 下一篇:探寻扶风县地名奥秘,中国地名大会为你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