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传薪火,弘毅铸新篇,新时代士人任重道远之路

典籍传薪火,弘毅铸新篇,新时代士人任重道远之路"/

“典”亮新时代,这句话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展。其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论语·泰伯》,是孔子的名言,意指一个有志向的人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因为肩负的责任重大,道路漫长。
在新时代背景下,这句话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1. "弘扬传统美德":新时代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士”的精神,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坚定理想信念":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 "勇于担当责任":新时代的青年要勇于担当,不畏艰难,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4. "追求卓越品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典”亮新时代,就是要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座右铭,激励广大青年和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相关内容:

编者按: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内涵,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央视网《天天学习》特别策划“典”亮新时代系列,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释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论语·泰伯》中曾子说的一句话。曾子,名参,是孔子弟子之一,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曾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士人,必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朱熹《四书集注》解释说:“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因此,弘而不毅,固难持久;毅而不弘,则气量褊狭;既弘且毅,方能任重道远。

曾子对“任重而道远”是这样阐释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途还不遥远吗?曾子这段话体现了儒家的用世精神和价值取向:士应当以弘扬仁道为己任,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也是人生价值之所在。

【解读】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这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源泉。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光明未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和人民一起奋斗前进,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青年发出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 央视网

发布于 2025-07-21 08:14
收藏
1
上一篇:肩扛文明重任,心系和平远航 下一篇:典籍之光耀新时代,士者弘毅,任重道远之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