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龙虎网】
“旱八鲜”

豌豆头

豌豆头,正名应该是豌豆叶,南京人称作“豌豆头”,老一辈人则多称作“安豆头”,可能是把“豌”字念白了成了“安”,现在有不少人说“豌豆叶”了,不过“叶”读成儿化音“yer”,声调为入声。
豌豆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汉代以前即传入中国,东汉时期已有关于种植豌豆的记载,古代种豌豆都是以干豌豆或鲜豌豆为食,大约到清代才开始以豌豆的幼苗或嫩茎叶作为蔬菜食用,称作豌豆头或豌豆叶。《冶城蔬谱》称豌豆叶“肥嫩尤甚,味微甜,别有风韵,荤素酒肆,皆备此品,以佐杯勺”。豌豆头以人工栽培为主,野生豌豆头已很少见,南京人过年炒“什锦菜”,豌豆头是必选品种之一。




马兰头
马兰头,即马兰,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芽可供食用,南京人称之为“马兰头”。
马兰原产于亚洲东部和南部,早在西汉时期已有著录,唐代医书列为药草,明代《野菜谱》列为野菜,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马兰头摘取嫩者,醋和笋拌食。”马兰头焯水去除苦味后有特殊的清香,可凉拌、炒食,亦可烧汤、作馅,是南京早春佳蔬之一。旧时以野生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人工栽培,现在市场上供应的马兰头基本都是人工种植的,其味较野生者为淡。
——内容选自《南京史志》2023年第一期
作者:杨隆鑫
内容来源: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龙虎网
音频制作:龙虎网
编辑:王婉
校对:朱丽敏
责编:林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