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出警惕春季过敏
春游野餐小心蜱虫叮咬春季是过敏高发季,花粉、柳絮、尘螨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引发儿童打喷嚏、流涕、皮肤红疹甚至哮喘。带孩子出门时,要关注空气质量,如遇雾霾天气应避免户外活动。出门建议给孩子佩戴防护口罩,避免吸入空气中的过敏原。出游后,记得给孩子洗脸、洗手,甚至换衣服,以减少过敏原的附着。“如果孩子有过敏史,出门时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若出现呼吸急促、面部肿胀等严重过敏症状,需立即就医。”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公共卫生部主管技师查梅说。据了解,春季外出,草丛、树林中隐藏着蚊虫、蜜蜂、蜱虫等,儿童皮肤娇嫩,容易被叮咬甚至感染。出门建议穿长袖衣物和长裤,在草地或树丛中玩耍前可使用儿童专用的驱虫喷雾,踏青时尽量避开水塘、草丛。“如遇蜜蜂蜇伤可用卡片刮除毒刺(勿挤压),肥皂水清洗后进行冷敷。”查梅表示,遇蜱虫叮咬勿硬拔,用镊子垂直夹住头部缓慢拔出,消毒后观察是否发热持续观察至少两周,如果在蜱虫咬伤后有发热等症状,应尽早就医。观光旅游不触摸景区动物春季温暖湿润,细菌和病毒容易滋生。孩子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感染一些常见的春季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和肠胃病。家长可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免洗洗手液,提醒孩子不摸口鼻眼,饭前便后认真洗手。景点游玩不要触摸景区动物,如鸽子、松鼠等,防止抓伤或感染人畜共患病。最好自带密封饮用水和食物,不吃卫生条件差的路边摊或未清洗的野果。查梅提醒,儿童皮肤屏障弱,需涂抹儿童防晒霜,戴遮阳帽,定时补充水分。选择平坦的游玩路线,避免攀爬陡坡或湿滑区域,随身携带创可贴、碘伏棉签。“踏青归来后,建议给孩子洗热水澡并更换衣物,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若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