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 风暴来袭,关于台风你必须知道的科普知识

应急科普|

关于台风,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科普知识:
1. "定义":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7米以上)的热带气旋。
2. "命名": 台风有统一的命名系统,目前是全球性的,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负责。命名表包含140个名字,每6年循环一次。不同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命名表,但不会重复使用同一名字。
3. "形成条件": 台风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 热带洋面温度高于26.5℃; - 水汽充足; - 地转偏向力; - 有一定的扰动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
4. "影响": 台风带来的影响包括: - 强风: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每秒50米以上,对建筑物、树木等造成破坏。 - 大雨: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可能导致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 海浪:台风引起的巨浪可能摧毁沿海设施,危及海上航行安全。
5. "防御措施": - 预警: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 - 安全转移:将可能受影响的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 - 工程措施:加固建筑物、构筑防洪堤等。 -

相关内容:

本年度最会“溜达”台风——“灿都”
在上海以东海面回旋了近一天后
终于缓慢转向东移动

秋季台风强度多变
如何搞懂台风等级通报
了解不同的台风预警信号代表的含义
对防台避险有重要意义!
来看看下面
应急君帮你搞懂它们


台风等级



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强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热带风暴是台风编号的起始级,为便于应用和对外服务,有时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统称为“台风”。



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发布意味着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此时,相关部门及个人要做好防风准备,并随时关注台风信息。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发布意味着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各部门接到预警后要进入防风状态,停止户外大型集会。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发布意味着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此时防御状态继续升级,相关部门进入紧急防风状态,停止大型集会,停业停课,转移疏散人员。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是最高级别的预警信号,意味着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12级风在陆地上已经是非常少见,摧毁力很强,在海上也能掀起滔天巨浪。此时需要更严格执行停止集会、停课、停业、人员躲避等防御工作。


来源:中国天气网 综合整理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孟德轩

发布于 2025-07-13 11:45
收藏
1
上一篇:关于台风,你不可不知的五大关键事项 下一篇:呆萌文艺两重天,揭秘台风命名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