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果,我们的“黄金果”,甜蜜生活的象征

米果,我们的“黄金果”,甜蜜生活的象征"/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比喻或者赞美某种事物。在中文里,“黄金果”通常用来形容非常珍贵、有价值的物品或者比喻某人或某物非常优秀。如果将“米果”比作“黄金果”,可能意味着米果在某个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或者深受喜爱。具体到“米果”是什么,没有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所以很难确定它指的是什么。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
1. "食品":如果“米果”是一种食品,那么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它非常美味或者营养价值高,就像黄金一样珍贵。
2. "产品":如果“米果”是一种产品,那么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它的市场价值或者消费者的喜爱程度。
3. "比喻":这句话也可能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在团队或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我能给出更准确的解释。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新华社南昌1月28日电(记者袁慧晶)“上米果咯,快趁热吃……”江西瑞金市万田乡麻地村的钟天法招呼着自己的四个孙辈吃饭。饭桌上刚蒸好的黄元米果,热气腾腾,油光发亮,透露着年的喜悦。

不打米果不过年,是麻地村的传统。临近过年的时候,乡邻们约个日子,灶膛里柴火旺盛,大锅里热气蒸腾,米变成了柔软的饭粒。金黄的碱水倒进去,白色的米饭又变回稻谷的色泽,蒸煮之后倒进石臼,人们围拢过来,趁着热气一番捣鼓。

黄元米果起源于唐、兴盛于明,南宋时被列为皇家贡品。米果的品质取决于两大原料,一是纯粹的大禾谷,二是纯正的木碱水。麻地村一直保留着靠木碱水保鲜的传统做法,不在米果中添加防腐剂,而当地的黄元柴才能提取出这样的植物碱。

“过去米果不是商品,只是自家的年货,一家最多做两三百斤。”最早在村里开起米果加工厂的钟天连介绍说,2015年村里精准扶贫选择发展米果产业后,给麻地米果注册了商标,村民自家的年货渐渐变成了热销的土特产。

万丰大禾谷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海东对黄元米果的未来特别有信心,现在全村一年能生产近两百万斤的黄元米果。

麻地村党支部书记吴科荣说,村里有30户贫困户加入万丰大禾谷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大禾谷的当年就能实现增收,有20多户贫困户依靠米果脱贫。”

“我家今年种了5亩大禾谷,卖米果的收入是一万七千元。大禾米一年一季,春种秋收,冬天做米果。”钟天法说,“米果就是我们的‘黄金果’”。

发布于 2025-07-13 03:58
收藏
1
上一篇: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之旅,黄粘米果——香糯黏韧,金灿灿的传承美味 下一篇:传承赣南风情,黄元米果飘香,有一种年味儿,叫赣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