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谜,为何境内竟有“中国”之称?揭秘历史渊源与文化交融

日本之谜,为何境内竟有“中国”之称?揭秘历史渊源与文化交融"/

日本境内有一个地方叫“中国”,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上的地理命名习惯。在古代,日本将亚洲大陆的东部地区称为“中国”,这个称呼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地理概念。在中国古代,人们通常将中央王朝所在的地区称为“中国”,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夷”或“外国”。
日本在古代与中国的交往中,将中国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将日本列岛以东的亚洲大陆东部地区也称为“中国”。这个称呼在古代文献和地理名称中都有所体现。例如,日本古代的文献中经常提到“倭国”或“日本”,但在与中国的交往中,也会使用“日本国”或“日本岛”等名称,同时也会用“中国”来指代亚洲大陆东部地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中国”并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古代对亚洲大陆东部地区的统称。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称呼逐渐演变为日本国内的一个地名,即“日本国中国地方”,位于日本本州岛西部,包括鸟取、岛根、广岛、山口四个县。这个名称的由来也是基于古代的地理命名习惯。

相关内容:

日本的“中国地区”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上,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洛阳。

黄框内为“中国”两字。一块碑,两个字,延伸而出绚烂的中华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逐渐演变成我国的专称。

为何直到今天,日本还有很大一块区域被称为“中国”?

广岛竟在中国地区?

岛国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其他小岛屿组成。

本岛又可分为8大区域,从上往下分别是:北海道、东北、中部、关东、近畿、中国、四国和九州。

中国地区位于日本最大岛屿本州岛的最西端

中国地区的辖区包括五县,总面积约31921平方公里,人口约729万人。

巧合的是,二战时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市也在中国地区。

中国地区的管辖范围 图/wiki

除去广岛市,广岛县还有一个被称为“吴市”的地方。

据传中国三国时代的吴国人,为避战乱逃亡外地,最终定居于此,因此这里以吴命名。

吴市的地理位置

“中国”如何跑至日本

日本的“中国”一词从何而来?

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古代日本效仿唐朝行政区划,在全国设置五畿七道,并按人口多少分为“大国”、“上国”、“中国”和“下国”四个等级。还以当时首都为中心,根据距离京畿的远近,分类为“近国”、“中国”和“远国”。

在这里,“中国”的含义既是“中等国家”,也指“中间国家”。

被效仿的“大唐十道”,因设于贞观年间,也称“贞观十道”

五畿七道中的山阴道和山阳道,是如今中国地区的前身。

日本南北朝时代的《太平记》最早将山阳道和山阴道并称为“中国地区”,此后这个名称得到广泛使用。

该地区相比于日本其他地方,因战乱较少,成为当时除京都外,模仿唐朝文化风气的最盛之地。

中国山地从该地区横跨 图/Wiki

日本对“中国”的两次改称

到了近代,为了避免混淆“中国”和“中国地区”,也因为其他各种原因,日本进行过两次改称。

两次称呼的改变,不仅显示出日本对华态度的变化,也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发展历程。

第①次改称:将中国蔑称为支那

进入近代,日本效仿欧洲国家,使用支那称呼中国。日本此地的重名尴尬在“支那”声中得到缓解。

支那一词在最初只是专指中国,没有额外的贬义。

1895年甲午惨败,支那成为对中国的蔑称。

1914年日本印制《滑稽时局世界地图》标明出支那 图/Wiki

甲午中日战争过后,日本拒绝将清朝称为“中国”。清政府最终同意在日语中以清国代之,只在汉语里使用中国一称。

直到今天,甲午中日战争在日本仍被称为“日清战争”。

第②次改称:中国地区重回旧称

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规定:今后不论中国的国号如何变化,日本均以“支那”称呼中国。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因清王朝已经被推翻,中国政府要求日本改以中华民国来称呼。

不过在日本政府的正式文件上,仍旧是汉语使用中华民国,对应的日语使用支那。

中国地区

二战结束,战败的日本政府通令国内公文书中不可使用支那名称,声明废弃支那称呼,一律改称为中国。

此时的“中国地区”再次面临重名的尴尬。

为了避免与邻国混淆,即使相比于历史区域,如今的中国地区已发生较大变化,日本人还是翻捡出“山阴山阳地区”的旧名,用以指代这个地区。

从中国到支那再到中国,从山阴山阳到中国地区再到山阴山阳。

变化的不仅是日本,也有我们。

发布于 2025-07-13 13:59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日本名称由来,为何称为“日本”?命名之谜一探究竟 下一篇:"日本"之谜,为何日本学者听闻后竞相提议更名,探寻国名背后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