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接云南省,北靠四川省和重庆市。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夜郎国和苗疆腹地,被誉为“山水甲天下”。
以下是关于贵州省的一些基本信息:
"地理特征:"
- 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 山地丘陵广布,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
"自然资源:"
- 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有色金属的摇篮”。
- 森林覆盖率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
"经济发展:"
- 主要经济产业有:农业、旅游业、能源、制造业等。
-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发展迅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文化特色:"
-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有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如苗族的银饰、侗族的鼓楼、布依族的织锦等。
"旅游胜地:"
- 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等。
贵州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成为中国西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和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贵州省省会为贵阳市,截至2021年3月,辖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6个地级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民族自治州。

经纬度位置:贵州省地处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相对位置: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地形地貌:贵州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中南部苗岭横亘,东北境有武陵山,西部高耸乌蒙山,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黔东南州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气候特征: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但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全省不同地区气候差异悬殊,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远古至先秦时期: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在黔西县的观音洞等地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使用过的石器。战国时,贵州被楚国和夜郎国占据,夜郎国崛起于贵州大地,其疆域包括今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四川南部和广西西北部等地区,夜郎文化独具特色,留下了神秘的传说和遗迹。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在贵州地区设置了黔中郡。汉武帝时期,加强了对西南夷的统治,在贵州地区设置了牂牁郡等行政机构,牂牁郡的郡治设在牂牁县(今贵州黄平西南)。这一时期,汉族文化逐渐传入贵州,与当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隋唐至宋元时期:隋朝在贵州部分地区设置了郡县,加强了对当地的统治。唐朝时期,贵州大部分地区隶属于黔中道,在贵阳设置黔州都督府,体现了“垂拱而治”的羁縻制度特色。宋朝时期,中央政府通过“改土归流”等措施,逐步加强对贵州的控制,设立贵州军民宣抚使司,贵州之名自此始。

明清至近现代: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解决边疆问题,采用“以夷制夷”的土司制度,在贵州设置水东宋氏、水西安氏等四大世袭土司,后朱元璋第24子朱桢被封为播州(今遵义)庄简王,朱氏家族世袭播州土司近300年,直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明王朝在平播之役后,对贵州地区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设置遵义府和桐梓县,贵州历史进入新阶段。1662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去世后,水西地区发生战乱,清军介入平叛,水西土司被废除,实行改土归流。至此,贵州地区的土司制度逐渐被废除,中央政府对贵州的统治进一步加强。民国时期,贵州军阀混战,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动荡不安。1949年11月15日,贵州省获得解放,贵州历史从此揭开新的一页。农业:贵州是中国重要的粮、油、烟、茶、药、果蔬、畜牧、水产、生漆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等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花生、烤烟、茶叶、甘蔗、麻类、棉花、蔬菜、食用菌等,烤烟产量和烟叶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贵州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工业:贵州的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已形成包括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医药、电子信息、特色轻工、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等门类的工业体系。能源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是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同时,水电资源也十分丰富,已建成一批大型水电站。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建成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成为全国重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之一。旅游业: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业发展迅速。黄果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织金洞等景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赤水丹霞、荔波喀斯特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3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20008.9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贵州以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为统揽,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大扶贫战略使贵州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26.8%降至2020年的0.05%,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大数据战略使贵州成为全球大数据存储基地,建成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大生态战略使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2.8%,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民族风情: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等18个民族,各民族在文化艺术、体育、服饰、饮食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琵琶歌、布依族的八音坐唱等艺术形式独具魅力,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族的姊妹节、侗族的大歌节、布依族的三月三等丰富多彩。传统艺术:贵州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如安顺地戏、贵州傩戏、玉屏箫笛等,展现了贵州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安顺地戏是明代屯军文化的遗存,演员戴面具演出,以刀枪等兵器为道具,具有浓郁的军旅色彩和地方特色;贵州傩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集宗教、艺术、历史于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文化:贵州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包括辉煌史前文化、多彩民族文化、山地景观文化、通道枢纽文化、特色制度文化、壮美江河文化、和谐生态文化与革命红色文化等。贵州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区之一,留下了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等众多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黄果树瀑布:位于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瀑布群。瀑布高77.8米,宽101米,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瀑布飞泻而下,水雾弥漫,气势磅礴,周边还有犀牛潭、水帘洞等景点,景色十分壮观。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吊脚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夜幕降临,数千户亮起灯的吊脚楼与周围的群山、梯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织金洞:位于毕节市织金县,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有“溶洞之王”的美誉。洞内空间开阔,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石笋、石柱、石塔、石幔等钟乳石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其形、色、体积均为喀斯特洞穴之冠,是中国溶洞的杰出代表。荔波小七孔景区: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一部分。景区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景区移步换景,布局紧凑,有著名的七孔古桥、卧龙潭、拉雅瀑布、68级响水河瀑布等景观,水景堪称一绝,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辣子鸡:贵州辣子鸡是贵州的经典菜肴,选用本地土鸡,搭配大量的干辣椒、花椒等炒制而成。鸡肉鲜嫩,辣而不燥,香辣可口,是许多贵州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酸汤鱼:以生鱼为主料,配以贵州特有的酸汤、野山椒、生姜、蒜等调料煮制而成。酸汤鱼以其酸辣开胃、肉质鲜嫩而闻名,是贵州特色美食之一,具有独特的苗族风味。肠旺面:是贵阳市的一道传统小吃,是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猪大肠、猪血旺,和猪大骨、纱条肠等熟制的肉块,辅以砸烂的花生,切好的香葱等调料,加入特制面条,用鸡汤或骨头汤调制而成,具有血嫩、面脆、汤香辣的特点。丝娃娃:贵州特色小吃,将面皮做成薄饼,卷上各种蔬菜丝、肉丝等馅料,再配以特制的酱料,吃起来口感丰富,清爽可口,是贵阳市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居住:贵州的城市居民多居住在楼房或公寓中,居住条件和设施不断完善。在农村地区,传统的民居有吊脚楼、平房等,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许多农村居民也住进了新建的砖瓦房或小洋房。饮食:贵州人的饮食以大米、玉米、小麦等为主食,副食丰富多样,喜欢吃辣,辣子鸡、酸汤鱼、肠旺面等是常见的美食。此外,腊肉、香肠等腌制食品也深受贵州人喜爱,日常饮食中蔬菜种类繁多,水果以樱桃、李子、葡萄等较为常见。交通:贵州的交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网络。截至2023年,贵州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83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609公里,多个市州通上了高铁,贵阳成为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已开通了多条国内外航线,方便了贵州与国内外城市的联系。娱乐:闲暇时,贵州人喜欢唱歌跳舞、观看各种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也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登山、徒步、露营等。贵州的夜市文化丰富多彩,人们可以在夜市上品尝各种美食、购买特色商品,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