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植物修整,提升生态美与功能性的目的解析

园林景观植物修整,提升生态美与功能性的目的解析"/

园林景观植物修整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美化景观":通过修剪和造型,使植物保持整齐美观的外形,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2. "促进生长":合理的修整可以去除病弱枝、枯枝和过密枝,使植物通风透光,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
3. "提高抗病能力":修整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为病虫害往往容易在植物密集的地方滋生。
4. "节约空间":通过修整,可以去除多余的枝叶,节省空间,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条件。
5. "延长寿命":定期的修整可以防止植物过度生长,避免因为枝叶过于茂密而导致的内部腐烂和病虫害。
6. "保持生态平衡":园林植物修整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某些植物过度繁殖,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7. "适应环境":通过修整,可以使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如适应修剪后的光照和水分条件。
8. "提高观赏效果":修整可以突出植物的某些特征,如花色、叶形等,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园林景观植物修整是园林养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内容:

由于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特性、栽培环境和栽培目的都有所不同,因此其适当地修整也不同。总体来说,园林植物修整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园林植物移栽的成活率 

苗木在起运时,难以避免会伤害到根部,同时在苗木移栽后,受伤的根部不能及时供给地上部分充足的水分和养料,最终造成树体吸收和蒸腾的比例失调,因此,在起苗之前或起苗之后,应该适当地剪去过长根、劈裂根、病虫根,疏去徒长枝、过密枝、病弱枝,需要的话,还要适当地摘除部分叶片,尤其在大树移植时,高温季节要截去若干主、侧枝,以确保苗木栽植后能顺利成活。

(2)美化树形 

每种植物都有其自然美的树形,但从园林景点的需要来说,仅仅单纯的自然树形是不能满足园林绿化的要求的,因此必须通过适当的人工修剪整形,使得植物在自然美的基础上,体现出自然与艺术揉为一体的美。例如现代园林中规则式建筑物前的绿化,不仅需要具有自然美的树形来烘托,还需要具有艺术美的树形,换言之,是将植物修整成规则或不规则的特殊形体,以进一步地衬托出建筑物的线条美。 从树冠结构上来说,经过人工修剪整形后的植物,会具有更科学、更合理的各级枝序、分布和排列。此外,合理的修整,使得各层的主枝不仅在主干上分布有序,错落有致,还各占一定方位和空间,达到互不干扰、层次分明、主从关系明确、结构合理的效果,最终使得树形更为美观。


(3)协调比例 

园林中放任生长的植物往往树冠庞大,然而在园林景观中,由于园林植物有时只作为配景应用,或起到陪衬的作用,反而不需要过于高大。此时可以通过合理地修剪整形来做一定的调整,及时调节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比例,保持它在景观中应有的位置,以便和某些景点或建筑物形成相互烘托、相互协调的关系,或者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例如,在建筑物窗前的绿化布置,往往要求美观大方和利于采光,因此在跟前常配置一些灌木或球形树;而与假山配植的树木,采用修剪整形的方法,是为了控制植物的高度,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更加能衬托出山体的高大。 就植物本身来说,树冠占整个树体的比例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树形的观赏效果。因此,合理地修剪整形,表面上是协调冠高比例,实质上是确保树木的观赏效果。

(4)调节矛盾 

城市中的市政建筑设施复杂,常常与植物发生矛盾。尤其一些行道树,常常是上有架空线,下有管道电缆线,还有地面的人流车辆等问题,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使树枝上不挂电线,下不妨碍交通人流。

(5)调整树势 

由于环境的不同,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的生长情况也各异。例如孤植的植物,相同树龄的同一种植物不仅树冠庞大,而且主干相对低矮;而生长在片林中的植物则相反,由于上方长期接受光照,因此主体向高处生长,形成树冠瘦长、主干高大、侧枝短小的特征。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可用人工修剪来控制。由于植物在地上部分的长势还与根系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养分多少有关,因此可以利用修剪剪掉地上部分一些没有用的枝条,使养分、水分的供应更为集中,同时有利于其他枝条及芽的生长。 此外,通过修剪还可以促进局部的生长。

树木枝条的位置各异,因而枝条的生长也是有强有弱,容易造成偏冠、倒状的结果。此时,要及早通过修剪来改变强枝的先端方向,并开张角度,使其处于平缓的状态,达到减弱生长或去强留弱的效果。修剪过程中,修剪量不能过大,以免削弱树势。对于不同的树木种类,具体是“促”还是“抑”各有不同,也因修剪方法、时期和树龄等而异,既可使过旺部分弱下去,又可促使衰弱部分壮起来。

(6)保证园林植物健康生长 

适当地修剪整形可以使得树冠内各层枝叶获得新鲜的空气和充分的阳光。与此同时,通过适当地疏枝,不仅增强了树体通风透光的能力,还提高了园林植物的抗逆能力,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冬季的集中修剪,主要是同时剪去病虫枝和干枯枝,既能保持绿地的清洁,又能防止病虫的蔓延,从而促使园林植物更加健康地生长。 此外,树木衰老时,可以进行重剪,主要是剪去树冠上绝大部分侧枝,或分次锯掉主枝,以刺激树干皮层内的隐芽萌发,有利于新老枝之间的更替,从而达到恢复树势、更新复壮的目的。


(7)增加开花结果量 

正确的修剪可以使树体的养分集中,并使新梢生长充实,同时促进大部分的短枝和辅养枝生长成为花果枝,形成较多的花芽,从而可以达到花开满树、果实满膛的目的。此外,通过适当的修剪不仅可以调整营养枝和花果枝的比例,促使其提早开花结果,还可克服大小年的现象,从而提高树木的观赏效果。

(8)改善透光条件 

自然生长的植物,往往会出现树冠郁闭、枝条密生、内膛枝细弱老化、冠内相对湿度大大增加等现象,而且给喜湿润环境病虫(介壳虫、蚜虫等)的繁殖和蔓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时,合理的修剪、疏枝,可以使树冠内通风透光,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9)创造最佳环境美化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将观赏树木以孤植或群植的形式进行互相搭配造景,多配植在一定的园林空间中或建筑、山水、桥等园林小品附近,以创造出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正确合理地整形修剪可以更好地控制树木的形体大小比例,达到以上目的。


例如,在狭小的庭园中或假山旁配置观赏树木,然后用修剪整形的手段来控制其形体大小比例,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当多种树木相互搭配时,通过修剪的手法可以创造出有主有从、高低错落的别致景观。一些优美的庭园花木,经过多年的生长,就会长得繁茂拥挤,有的甚至会影响到游人的散步行走,从而失去其绿化和美丽的观赏价值,因此必须经常对其修剪整形,保持其美观与实用的作用。

发布于 2025-07-11 03:12
收藏
1
上一篇:我国四大私家园林,此生必访之旅,一次走遍不留遗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