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的名字细想一下是有点奇怪的
比如“为啥喝酒的地方叫夜店住宿过夜的地方叫酒店”

“为啥新婚的女生叫新娘而新婚的男生不叫新爹”
“为啥同一种食物在中国叫荷兰豆在荷兰却叫中国豆”
今天我就和各位一起研究一下上面这些问题
1-夜店和酒店
首先我们需要区别一下这两种场所的不同功能
夜店指的是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不只局限于喝酒而是吃喝玩乐全都包括
基本上太阳快下山了他们才开门然后一直营业到后半夜

所以“夜店”这个名字更多是和营业时间有关夜里营业、白天休息
而酒店出现的时间就比较早了
在殷周时期它的名字还是“驿站”主要是由官府开办的

后续的发展中又出现了客栈、旅馆等等名词古代的客栈店门外一般都会挂着“酒”字招牌
但是这并不是“酒店”这个名字出现的原因

“酒店”这个名字是西方酒店制度引入后带来的具体指的是有一定的规模、服务设施齐全可以提供酒水的高档住宿场所
2-新娘和“新爹”
现代汉语中“娘”的含义等同于母亲但在唐代以前代表母亲含义的其实是“孃”字
这个“孃”字是从“襄”字演变而来的“襄”的本意是拨开土地进行耕作而“孃”就有了养育后代的意思

而“娘”原本指的是少女古代称呼年轻女性会说某娘结婚礼仪中的“新娘”代表了正值妙龄、吉祥美好的含义
而新郎中的“郎”是从“良”字发展而来意为女子所爱之人为良人

唐代时的“新郎”指的是考试中登第的才子后面慢慢发展下来才出现在婚礼中用来表达年轻有为的寓意
3-荷兰豆和中国豆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荷兰豆在荷兰人口中叫中国豆”的说法并不准确
在荷兰语中荷兰豆(peulen)翻译过来接近“小豌豆”“雪豌豆”

不过在某些英语国家确实存在“中国豆”的叫法但并不是主流的叫法
至于为啥我们要叫它荷兰豆并不是因为它产地是荷兰

17世纪时荷兰人通过海上贸易把这种豆类带到了中国因为是荷兰人带来的所以沿海地区的居民就称它为“荷兰豆”
后来荷兰豆经过改良逐渐在各地推广开来“荷兰豆”这个名字也随之传了下来

类似上面这种命名的问题其实还有挺多的
比如明明是馍夹着肉为啥要叫肉夹馍
其实肉夹馍是古语“肉夹于馍”的简称这个“全称”有点拗口大家传着传着就成肉夹馍了

再比如为啥冰箱是个柜子而冰柜是个箱子
我们通常是采用“立为柜,卧为箱”来区分柜子和箱子

我们古代的冰箱确实是个“带盖子的箱子”后面现代电冰箱先传入和我们的“冰箱”功能类似再改口冰柜也不太习惯所以就直接沿用了
等冰柜传入时就只能用“柜”的名字了

大家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取名问题呢笔给你我们评论区不见不散~
博士一分钟,姿势涨不停我是好奇博士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