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亚洲最豪华客滚船船员生活,海上漂泊8个月,月薪过万背后的真实世界

揭秘亚洲最豪华客滚船船员生活,海上漂泊8个月,月薪过万背后的真实世界"/

亚洲最豪华客滚船的船员生活,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月薪过万":豪华客滚船的船员通常享有较高的薪资水平,因为他们在船上承担的工作较为复杂和责任重大。在亚洲,这样的月薪可能超过1万元人民币。
2. "海上漂泊时间长":豪华客滚船的船员往往需要长时间在海上工作,可能达到8个月或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遵守严格的航行计划和船员工作安排。
3. "工作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在海上工作,船员们的生活环境与陆地上截然不同。他们居住在船上,通常会有专门的船员宿舍和公共区域。船上设施齐全,包括餐厅、健身房、娱乐室等,以满足船员的生活需求。
4. "专业技能要求高":豪华客滚船的船员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如船舶驾驶、机械操作、维修保养等。此外,他们还需要熟悉国际海事法规和船舶安全操作规程。
5. "团队合作精神":在海上,船员们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对于确保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 "工作时间":船员通常分为日夜班,工作时间较长,可能达到12小时。此外,在紧急情况下,船员可能需要加班。
- "饮食":船上会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以满足船员们的

相关内容:

渤海湾是中国三大海湾之一,三面环陆,与河北、天津、山东的陆地相邻,是京津的海上门户、华北海运枢纽。隔海相望的烟台和大连,两地之间的陆地距离1500公里,而海上航线仅165公里,“渤海轮渡”烟台至大连航线,架起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海上金桥”,它是国家五纵七横大通道的最长一纵,也是沈海高速的海上连接段,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高速路”。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三年前,斥资近4亿打造的亚洲最大最豪华客滚轮“渤海玛珠”轮顺利下水运营。“渤海玛珠”总吨位3.5万吨,可运送旅客2300人,装载大小车辆300余辆,是国内吨位最大、载客数量和载车数量最多的客滚船。近日,记者跟随“渤海玛珠”穿越渤海湾,体验海上“黄金水道”。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肖琨今年21岁,是“渤海玛珠”号客滚船客运部的一名服务员,她主要担负着服务设施检查、引导旅客、安全巡查、客舱卫生整理等工作。肖琨来自重庆,大学刚毕业的她便来到烟台,成为渤海轮渡“渤海玛珠”号上的一名客运部服务员。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参加工作五个月,作为川妹子的肖琨如今已经习惯了海上的船员生活。从晚上九点钟登船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以后,期间10点至10点半旅客登船是最忙的时候。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尽管渤海轮渡是短途航行,但是船员一般都要工作八到十个月才能下船休假,并且平时没有休息日。肖琨作为船上的服务人员也一样,将近半年没有回家看爸爸妈妈,想父母的时候,肖琨就给家里打个电话。图为肖琨引导旅客进入客房。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作为一名客服部服务员,主要担负着服务设施检查、引导旅客、安全巡查、客舱卫生整理等工作。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纪志涛今年39岁,参加工作15年,现在是“渤海玛珠”号客滚船轮机部的大管轮。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作为大管轮,纪志涛掌管着整个船只的机器运行,包括主机、舵机、推进系统等。纪志涛所在的岗位,掌管着船只的动力系统,就像汽车的发动机,需要24小时有人值班。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纪志涛每天要值两次班,凌晨四点到早上八点和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必须保证机器运行各项参数正常,才能保证全船的动力、电力正常。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由于航行机器运转产生大量热量,纪志涛所在的集中控制室温度很高,夏天的时候气温高达40多度。“机舱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不仅噪音大,温度也高,平时气温能到30多度,夏天的时候到40多度。”纪志涛告诉记者,有时进入机舱工作没几分钟,衣服就能湿透。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参加工作16年的林旭强是“渤海玛珠”号的船长,他和同事们每天承担着数千名旅客及数百辆车辆的运输。“渤海玛珠”号一天一个往返,每天晚上10点40分从烟台开船,凌晨5时许抵达大连。作为船长,林旭强承担的主要职责是全船的旅客及车辆运输安全。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船运业属于一种高风险行业,船员的衣食住行几乎全在船上,有些船员甚至要连续工作七八个月才能下船。”船上的生活比较枯燥,再加上夜间航行,也比较辛苦。“因此,船员的福利待遇也相对好一些,有的船员月薪过万。船舶进港或离港,是林旭强最忙的时候。即使是顺利的离港,林旭强也不敢怠慢,他不仅要随时关注着船舶的航行路线,确保航行安全,还要随时通过监控观测船上的动态。作为一船之长,事无巨细,船上大小事都由林旭强负责。

林旭强老家烟台莱州,1996年大学毕业,学习船舶驾驶的他便回到家乡烟台,成为一名船员,从水手干起,一步一步成长到现在的船长。对于船上的生活他已经习惯,尤其是烟台至大连的这条内海航线,林旭强已经航行了14年。作为船长,林旭强担负的职责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其他船员一样,能回家的时间少,与家人见面的机会也就更少。“每次回家休假,再回来上班的时候,孩子总是不舍得。”

蒋吉都今年49岁,参加工作已经35年,现在是“渤海玛珠”号客滚船甲板部的指挥长。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蒋吉都在指挥长的岗位上已经干了15年。他的主要职责是指挥车辆上下船。指挥车辆上下船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并不容易,为了保证船只的平衡性,在车辆上下船的时候,蒋吉都要指挥车辆有序的上船或下船。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张伟 摄

“渤海玛珠”号客滚船运输车辆的船舱共三层,可运输车辆累计多达三四百辆。“有时候车辆多的时候,光指挥车辆登船就要两个半小时,下船至少要一个半小时!”蒋吉都告诉记者。

早晨七时许,一个多小时,蒋吉都指挥着近200辆车顺利下船。历时近10个小时,一个单程航班顺利结束,“渤海玛珠”号船员可以在大连休息上三四个小时,下午再返航。他们就是这样一天一个往返,大部分的时间漂泊在大海里。

发布于 2025-07-09 15:45
收藏
1
上一篇:海员那些事,揭秘船舶上的多彩职务世界 下一篇:【壮丽70年】时光穿梭,杨怀远讲述儿时客轮记忆与小扁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