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峰葡萄作为我国最广泛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以其粒大味甜、肉质细腻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对种植户而言,掌握科学种植方法与技术,优势种植区能够做到促早栽培,提前上市,是培育优质果实、实现良好效益的关键。
巨峰葡萄促早栽培技术是通过调控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使葡萄提前萌芽、开花、结果,从而实现早熟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栽培方式。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下巨峰葡萄促早栽培的技术细节。

峰葡萄促早栽培技术需从扣棚时间、温湿度控制、肥水管理、修剪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以下为具体措施:
一、扣棚时间与次序
- 扣棚时间:根据当地天气情况、田间实际管理情况以及大棚的保温情况灵活掌握。单膜促早栽培建议在当地露天葡萄萌芽前45天左右扣棚;双膜促早栽培最早可在当地露天葡萄萌芽前期10天左右;三膜促早栽培最多提早到葡萄萌芽前的80~90天。
- 扣棚次序:先扣外膜,三四天或一个星期后扣地膜,再过五六天扣内膜。扣棚前需浇透水,并在枝条上喷布清水,待清水半干时使用单氰胺催芽。
二、温湿度控制
- 萌芽期:温度应缓慢升高,白天保持28℃左右,晚上13℃以上,持续10天后逐渐提高至白天28~30℃,晚上13~15℃。湿度保持在90%以上,避免枝条抽干。
- 新梢生长期:温度控制在白天25~28℃,夜温15℃左右,待新梢展开6~7片叶时,温度掌握在25℃左右为宜。湿度保持在60%左右。
- 花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利于开花和受精;夜间温度保持在18℃左右。湿度控制在50%左右,避免过大影响花粉传播和病害发生。
- 幼果膨大期: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白天温室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及时通风换气降低湿度。
- 浆果成熟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温度保持在15~20℃。湿度控制在50~60%,加大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和着色。

三、肥水管理
- 基肥:秋季落叶后每亩施2000~3000千克腐熟有机肥,掺入磷肥40~60千克。
- 追肥:扣棚后及时追施三元复合肥,每亩50千克,尿素和磷酸二铵各50千克。花前叶面补肥2~3次(尿素、氨基酸复合肥和光合微肥等)。花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亩50千克,4月下旬浆果开始变软时追施硫酸钾1次,施用量亩50千克,并连续进行2~3次叶面补肥。
- 浇水:扣棚后浇大水1次,芽萌动时浇第2次水,个别单花开放前浇1小水补充。全园95%的花谢花后揭地膜浇花后第1次水,隔20天后浇第2次,浆果变软前浇1次水。

四、修剪与病虫害防治
- 修剪:开花前35天掐去新梢末端的1/4~1/5,抹除多余副梢,掐去卷须。疏去部分花序,摘除发育不良的副穗,每穗保留果粒50~60粒。冬季采取中长梢修剪,每平方米架面留新梢10~15个。
- 病虫害防治:春季发芽前喷5°Be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谢花后1周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防治黑痘病;自6月上旬开始每10~15天喷50%退菌特600~800倍液3~4次,并间喷400倍乙磷铝防治霜霉病;喷40%的乐果乳油剂1000~1500倍液防治浮尘子等害虫。若发现枝条有透翅蛾危害时,可向蛀孔内灌注50%敌敌畏,并用粘土封闭虫孔。